[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年 50卷 5期
刊出日期:2015-10-15

目录
消息
采集技术
处理技术
地震模拟
偏移成像
微地震
综合研究
论坛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目录
0
目录
2015 Vol. 50 (5): 0-0 [摘要] ( 198 ) [HTML 1KB] [PDF 514KB] ( 648 )
808
英文摘要
2015 Vol. 50 (5): 808-808 [摘要] ( 171 ) [HTML 1KB] [PDF 173KB] ( 644 )
采集技术
809 易昌华, 韩华, 方守川, 曹国发, 张瑞天
海上地震勘探罗经鸟数据对拖缆空间位置的影响
拖缆地震勘探是海洋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拖缆地震勘探中电缆罗经鸟的作用和空间分布;阐明了基于罗经鸟数据确定拖缆空间形态的拟合和积分方法;分析了磁偏角改正和子午线收敛角改正对电缆空间位置的影响.在对现场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认为: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对拖缆的定位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定位网络计算中须对每个罗经鸟的方位数据进行精确的磁偏角改正和子午线收敛角改正,以提高拖缆空间位置精度,满足现场地震数据采集部署及安全作业的需要.
2015 Vol. 50 (5): 809-814 [摘要] ( 370 ) [HTML 1KB] [PDF 4512KB] ( 1331 )
消息
81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入选“2015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5 Vol. 50 (5): 814-814 [摘要] ( 232 ) [HTML 1KB] [PDF 549KB] ( 633 )
904
欢迎订阅
2015 Vol. 50 (5): 904-904 [摘要] ( 216 ) [HTML 1KB] [PDF 469KB] ( 610 )
998
本期广告索引
2015 Vol. 50 (5): 998-998 [摘要] ( 191 ) [HTML 1KB] [PDF 649KB] ( 613 )
处理技术
815 程冰洁, 胡治权, 徐天吉, 曹伦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及应用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时,保留与面波频带混叠的有效波信号,是低信噪比多分量资料处理中压制面波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川西拗陷新场地区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能有效地对低信噪比多波多分量资料进行面波压制,同时能很好地保留有效信号,并且其处理效果受极化率压制阈值影响较大.
2015 Vol. 50 (5): 815-823 [摘要] ( 444 ) [HTML 1KB] [PDF 14069KB] ( 744 )
824 袁焕, 王孝, 曾华会, 谢春晖, 吕磊
VSP波形反演品质因子方法及应用
提出了利用上、下行波旅行时联合反演地层层速度,并记录波的传播路径及传播时间,然后根据波场传播理论,利用VSP上、下行波波形反演品质因子(Q)的方法.该方法不仅符合波场衰减理论,同时解决了利用单一下行波或上行波反演Q值的算法不稳定、精度不高、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得到了稳定、可靠的Q值.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稳定地估计Q值,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得到主频更高、频带更宽的地震资料,可更加清楚地识别不整合面、小断裂等地质特征及其接触关系,对油气预测和储层反演具有现实意义.
2015 Vol. 50 (5): 824-829 [摘要] ( 410 ) [HTML 1KB] [PDF 7080KB] ( 762 )
830 戴永寿, 张漫漫, 张亚南, 丁进杰, 王蓉蓉, 张鹏
基于时频谱模拟的时变混合相位子波提取
为解决地层衰减作用造成传统子波提取方法提取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谱模拟的时变混合相位子波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对非平稳地震记录进行改进的广义S变换的基础上,首次引入时频滤波处理,然后采用谱模拟方法估计每一时刻的子波振幅谱,在子波相位时不变假设下采用高阶累积量的双谱法重构子波的混合相位谱,最后将振幅谱和相位谱结合实现时变混合相位子波的提取.与常规分段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子波分段平稳的假设,当相邻层段子波属性存在较大变化时也能准确估计出时变子波.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2015 Vol. 50 (5): 830-838,853 [摘要] ( 364 ) [HTML 1KB] [PDF 5165KB] ( 1045 )
839 王征, 杨锴, 董水利, 金翔龙, 方念乔
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反偏移与CRS-OIS叠加削弱倾角歧视影响
为了更好地削弱倾角歧视影响, 将叠前时间偏移/反偏移与输出道成像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算法(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 Stack by the Output Imaging Scheme,以下简称CRS-OIS)相结合,把常规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映射到成像空间,在该空间内实施CRS-OIS处理,再用相同的速度场将其反偏移到叠前数据空间.基于这种处理流程不仅得到信噪比明显提高的叠前地震数据,同时削弱了CRS叠加方法固有的倾角歧视影响.理论数据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均证实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5 Vol. 50 (5): 839-847 [摘要] ( 376 ) [HTML 1KB] [PDF 28452KB] ( 692 )
848 方云峰, 柯本喜, 李鹏, 聂红梅, 李晚东
优化多次波贡献道集求和孔径压制三维表面多次波
为了提高三维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方法的计算效率并减少对计算机存储资源的需求,对三维SRME方法中多次波贡献道集(Multiple Contribution Gather,MCG)的求和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多次波贡献道集求和孔径的思路;用近似解和容差替代准确解,给出了一种在菲涅尔带内优化多次波MCG孔径的方法.三维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利用求和孔径优化后的多次波贡献道集进行多次波压制,在压制效果近似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减少三维SRME方法对于计算机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需求.
2015 Vol. 50 (5): 848-853 [摘要] ( 349 ) [HTML 1KB] [PDF 6086KB] ( 793 )
854 崔永福, 吴国忱, 郭伟, 李光鹏, 郭念民, 刘正文
井控谱约束反褶积方法及其应用
井控谱约束反褶积方法根据地震资料和VSP资料的频带确定有效信号的频带范围,设计谱约束算子,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仅在一定频带内进行,既限制了高、低频噪声,又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信噪比.在井控谱约束反褶积过程中,采用的井匹配处理定量分析方法突破了常规反褶积处理参数优选定性质控的局限性,将井旁地震道与合成记录或VSP走廊叠加进行互相关分析,生成一系列匹配属性(可预测度、可信度等)的定量信息,定量化与定性化的综合参数优选方法使得参数的选择更加合理.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5 Vol. 50 (5): 854-860 [摘要] ( 474 ) [HTML 1KB] [PDF 7767KB] ( 1018 )
861 王宗俊, 范廷恩, 马淑芳, 范洪军, 张会来, 马媛媛
地震波质心频率变化规律
文中阐述了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基本理论,将质心频移式分为高斯型质心式、匹配型质心式、雷克型质心式、加权型质心式、加权型质心变式、脉冲型质心式和泰勒型质心式,通过模型及实际测试,得到如下认识:①当传播时间较小时,质心频率随传播时间(距离)近似呈线性衰减;当传播时间较大时,质心频率随传播时间(距离)近似呈双曲衰减.②衰减速度由品质因子Q决定,即Q值越大,衰减越慢,反之亦然.③高斯型、泰勒型质心式Q值曲线在传播时间较小时具有较高精度,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逐渐偏离真实值;加权型质心式Q值曲线对源谱的拟合要求较高,即当拟合效果较好时,精度较高,且基本不受传播时间影响,当拟合效果较差时,误差较大;雷克型、脉冲型质心式和加权型质心变式Q值曲线的精度相对较低.
2015 Vol. 50 (5): 861-872 [摘要] ( 398 ) [HTML 1KB] [PDF 8242KB] ( 877 )
873 周亚同, 滕琳琳, 李玲玲
基于高阶扩展快速行进法的缺失地震数据重建
传统地震数据重建算法大多采用整体重建模式.受数字图像重建思路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扩展快速行进法的缺失地震数据重建算法.该算法采用局部重建模式,首先将缺失地震数据映射为地震图像,并定量分析映射导致的量化误差; 再采用二抽取小波变换对地震图像进行分解,分解后的低频分量采用高阶扩展快速行进法做局部逐点重建,高频分量通过已重建低频部分的水平、垂直和对角预测滤波做重建; 然后采用小波逆变换得到重建后的地震图像; 最后将地震图像映射回地震数据.叠前和叠后实际地震数据重建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与基于形态分量分析、基于K-奇异值分解(SVD)字典学习等地震数据重建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快的重建速度和更高的重建精度.
2015 Vol. 50 (5): 873-880 [摘要] ( 450 ) [HTML 1KB] [PDF 10453KB] ( 714 )
881 徐锋涛, 张正炳, 桂志先
基于EZW算法的地震数据压缩
地震数据压缩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传输及存储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地震数据的特点,选用基于小波变换的适用的地震信号压缩方法,实现了对地震信号的有效压缩.该方法主要包括:对地震信号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利用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变换后的系数采用嵌入式小波零树编码(EZW)方法重新组织;采用自适应算术编码对量化后的系数进行无损熵编码.试验结果表明,对叠前地震数据压缩4倍时,信噪比可达50dB以上,而选用适用小波基对叠后地震数据压缩16倍时,信噪比仍可达30dB以上.
2015 Vol. 50 (5): 881-889 [摘要] ( 373 ) [HTML 1KB] [PDF 24249KB] ( 695 )
890 刘汉卿, 张繁昌, 王纳申, 张敬东, 鞠淑霞, 于志龙
井资料约束的地震资料高频恢复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井震频谱关系恢复地震资料的高频信息、拓展带宽、提高分辨率的方法.首先利用匹配追踪方法提取井资料中地面地震数据能恢复频段的信息;然后利用高斯振幅谱拟合算法得到与井资料和地面地震资料振幅谱对应的稳定振幅谱,并在频率域建立高斯拟合振幅谱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加入柯西约束项以增加此算法的稳定性;最后将此映射关系应用到整个地震数据体,进行频带拓宽处理,在保存原信号的前提下,增强了高频弱信号的能量,从而提高地震资料识别薄层的能力.应用结果表明,经频带拓宽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可以获得比原始地震数据更高分辨率的地层参数反演剖面,证明了该方法是识别薄层及其他复杂储层的有效手段.
2015 Vol. 50 (5): 890-895 [摘要] ( 425 ) [HTML 1KB] [PDF 4353KB] ( 1197 )
地震模拟
896 黄建平, 杨继东, 李振春, 李继光, 赵胜天
有效邻域波场近似框架下三维起伏地表高斯束地震正演模拟
在传统高斯束正演模拟的基础上,针对三维起伏地表模型使用有效邻域波场近似导出了三维起伏地表高斯束正演公式,并给出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相应的实现算法.对典型的三维起伏地表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刻画由起伏地表引起的波场畸变和由复杂构造引起的同相轴干涉现象,充分体现了高斯束在处理起伏地表条件的优越性;试算得到的射线路径及单炮记录证实了本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对三维复杂地表模型较好的适应性.
2015 Vol. 50 (5): 896-904 [摘要] ( 412 ) [HTML 1KB] [PDF 5174KB] ( 1042 )
905 刘少林, 李小凡, 汪文帅, 刘有山
Lax-Wendroff集中质量有限元法地震波场模拟
为了高精度、高效地震波模拟的需要,本文在空间离散上运用集中质量三角网格有限元法求解弹性波方程,在时间离散上运用Lax-Wendroff方法获得时间四阶精度,提出了模拟弹性波传播的Lax-Wendroff集中质量有限元法(LWFEM).为了防止人工截断边界而引起的虚假反射,构造了二阶位移形式的PML吸收边界条件.在周期性网格中,构造LWFEM频散分析的一般特征值问题,得到了LWFEM的稳定性条件.在数值实验中通过与中心差分有限元法(CDFEM)、Runge-Kutta有限元法(RKFEM)以及Newmark谱元法(NSEM)等常见方法的对比,证实了LWFEM弹性波模拟的高效、高精度性及对复杂模型的适应性.
2015 Vol. 50 (5): 905-911,924 [摘要] ( 665 ) [HTML 1KB] [PDF 2087KB] ( 709 )
偏移成像
912 张凯, 段新意, 李振春, 黄建平, 张晴, 李娜
角度域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
通过引入经典弹性参数表征的各向异性介质运动学和动力学射线追踪体系,结合高斯束传播过程中角度信息的计算提出了基于格林函数的角度域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通过对国际通用模型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对各向异性介质进行精确成像的能力,在低信噪比及复杂构造地区成像效果明显优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2015 Vol. 50 (5): 912-918 [摘要] ( 486 ) [HTML 1KB] [PDF 4464KB] ( 1097 )
微地震
919 容娇君, 李彦鹏, 徐刚, 梁雪莉
微地震裂缝检测技术应用实例
对于断层和天然裂隙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设计者希望通过人工压裂连通天然裂缝改造储层内部导流能力,使其更有效产油产气.然而储层内部复杂的各向异性使得压裂裂缝形态很难被提前预测,对储层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微地震事件进行监测,可以通过微地震事件的分布及属性特征较准确地评估压裂效果.本文展示了一个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微地震监测实例,通过微地震事件信号处理及定位结果分析,认识断层和水力压裂致裂的微地震信号特点及震源属性差异,查明了储层改造后产水原因.
2015 Vol. 50 (5): 919-924 [摘要] ( 413 ) [HTML 1KB] [PDF 6533KB] ( 1218 )
综合研究
925 刘晓晶, 印兴耀, 吴国忱, 宗兆云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为了给地质解释提供更为有利的反演数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前稀疏反演方法.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先搜索稀疏的反射系数位置再计算大小,利用L0范数对反射系数的稀疏性进行约束,构建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前地震反演目标函数,并加入模型约束以增强反演的稳定性.由于L0范数具有较强的稀疏性,反演结果界面块化,地层界面清晰.反演得到的反射系数可通过积分的方式转化为地层弹性信息.模型测试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抗噪能力强.实际地震数据反演的井旁道与测井资料匹配较好,与常规反演方法相比,提升了反演结果对地层的分辨能力.
2015 Vol. 50 (5): 925-935 [摘要] ( 572 ) [HTML 1KB] [PDF 10649KB] ( 849 )
936 施尚明, 刘晓文, 张景军, 何春波, 朱焕来, 刘波
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高效解释方法研究
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尤其是在复杂地区,解释者往往需要对解释成果进行多次修改完善.本文针对解释过程中易导致错误或解释欠缺之处,尝试提出"以应力场分析为指导的多窗口连续剖面断层解释法"和"以精准骨干剖面为基础的多窗口连续剖面层位解释法".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资料,避开断层的干扰,并与应力场分析紧密结合,达到提高解释效率的目的.
2015 Vol. 50 (5): 936-941 [摘要] ( 390 ) [HTML 1KB] [PDF 5115KB] ( 1218 )
942 黄捍东, 刘徐敏, 蔡燕杰, 张生, 王彦超, 张银涛
综合利用测井—地震方法识别火成岩裂缝
针对裂缝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以及利用单一测井或地震方法识别裂缝具有局限性的特点,提出综合利用测井—地震方法识别火成岩裂缝.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测井及地震裂缝识别方法的特点;②利用钻井取心对测井识别的裂缝进行级别刻度;③通过井震标定搭建测井与地震时深对接的桥梁,拟合测井裂缝综合概率指数与地震边缘检测强度值的关系,精细划分地震边缘检测裂缝级别.该方法既能提高裂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又能对纵向及横向不同尺度的裂缝进行有效识别.以胜利油田富林洼陷实际资料为例,对该区中生界火成岩裂缝进行了测井—地震综合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 Vol. 50 (5): 942-950 [摘要] ( 399 ) [HTML 1KB] [PDF 7965KB] ( 1092 )
951 李闯, 高妍芳, 敬兵, 孙东, 姚清洲, 谢恩
识别弱地震响应碳酸盐岩储层
针对弱地震响应的碳酸盐岩储层识别难的问题,分两步进行预测:①利用储层厚度约束的剩余信号匹配追踪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顶界.该方法是将地震数据进行多子波地震道分解,对分辨率低于测井解释最大储层厚度的分解原子进行剔除,从剩余地震道分解原子中筛选出最能体现储层特征的原子进行地震重构;②通过对在地震复赛谱域提取的混合相位子波做反褶积来适当提高主频,从而识别呈弱地震响应特征的碳酸盐岩内幕储层.反褶积结果以实时动态交互显示,并以测井解释成果作为标定依据反复迭代,最终获得满足储层识别需求的地震数据体,突出包含储层信息的弱地震响应.在TZ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该技术组合有效刻画出完整的"串珠"状反射特征,识别了内幕弱反射有效储层.
2015 Vol. 50 (5): 951-955 [摘要] ( 467 ) [HTML 1KB] [PDF 4000KB] ( 1183 )
956 詹仕凡, 陈茂山, 李磊, 陶春峰, 万忠宏
OVT域宽方位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方法
OVT域宽方位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是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的配套技术.以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为核心的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蕴含的地质信息和流体信息,可更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本文以OVT域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线,首先简要介绍OVT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探讨OVT技术对常规地震资料解释带来的革新及在OVT域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必要性;然后对基于方位角—炮检距叠加模板的OVT道集动态分析与叠加、OVT道集多尺度(多入射角)和多方位分析、OVT域AVO分析和OVT域方位各向异性分析等四种面向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与解释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理论分析及在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实例效果均表明,本文提出/倡导的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突破了常规叠后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局限性,基于OVT道集可实现高精度各向异性分析,显著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和裂缝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2015 Vol. 50 (5): 956-966 [摘要] ( 818 ) [HTML 1KB] [PDF 10326KB] ( 5571 )
967 田立新, 王波, 张志军
基于地质统计信息的谱反演法
利用谱反演技术可有效提高对薄储层的识别能力,但仅利用单一地震信息的常规谱反演技术求取的反射系数的稳定性较差.本文基于贝叶斯理论,将测井等信息转换为地质统计先验信息引入到谱反演过程中,提出了地质统计学谱反演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等多种信息,使得反演结果稳定、可靠.数值模型试验证明本文方法能获得高分辨率且可靠的反演结果;在渤海海域进行的实际应用表明,钻前预测结果得到多口钻井资料的证实,有效降低了勘探开发风险.
2015 Vol. 50 (5): 967-972 [摘要] ( 498 ) [HTML 1KB] [PDF 4373KB] ( 1065 )
地震地质
973 臧明峰, 白玉花, 孙淑云
港西北坡Es32段削截不整合及有利砂体分布
港西北坡位于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东北部,Es32地层受构造运动发生掀斜,后期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界面,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和富集有重要作用.该区主要发育削截不整合、褶皱不整合和削—超不整合三种类型,其中削截不整合分布最广,潜力最大.依据同相轴反射终止方式,对削截不整合进行划分,建立削截条带.利用含油砂体在地震上的波形特征刻画多个砂体.利用基于自适应增强(Adaboost)聚类分析的储层预测技术对刻画砂体进行验证和优选,钻井后收到了良好效果,该方法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2015 Vol. 50 (5): 973-979 [摘要] ( 353 ) [HTML 1KB] [PDF 13676KB] ( 1386 )
980 侯方辉, 张训华, 李刚, 李三忠, 温珍河, 李日辉
从被动陆缘到主动陆缘——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盆地记录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接区的东缘,是发育在华南陆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对其开展中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华南陆块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近几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盆地结构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平衡剖面的构建与定量恢复,分析了构造演化史和盆地充填史.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侏罗纪为基本不受断裂控制的大型拗陷盆地,在白垩纪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被动大陆边缘拗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岛弧隆升阶段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西太平洋型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盆地阶段,最终奠定了新生代盆地发育的基础.
2015 Vol. 50 (5): 980-990 [摘要] ( 604 ) [HTML 1KB] [PDF 13733KB] ( 1025 )
非地震
991 胡平, 岳瑞永, 吕俊军, 崔培
板状电极在试验水池激励水下电场的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
利用水下电场传感器进行海洋大地电磁勘探时,水下电场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最终的勘探结果.水下电场传感器校准工作是在试验水池中进行的,评价该工作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有:试验水池中激发的水下电场的均匀性,水下电场均匀区的大小,系统供电电极激励源(电压或电流)注入位置以及数量等关键参数对水下电场均匀性的影响,不同的板状电极电导率与试验水池溶液电导率对水下电场均匀性的影响.这些工作目前在中国还是空白,试验结果证明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2015 Vol. 50 (5): 991-998 [摘要] ( 388 ) [HTML 1KB] [PDF 4983KB] ( 846 )
999 张志勇, 周峰, 李泽林
二次插值的时间域激电2.5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通过研究基于三角单元二次插值的有限元2.5维时间域激电正演,引入Cole-Cole模型推导了2.5维复电阻率满足的边值问题,采用Guptasarma提出的滤波算法,实现了频率域激电到时域的转换;从刚度矩阵的特点出发、结合基于符号分析的线性方程组直接解法,设计实现了适合时间域2.5维激电正演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计算区边界的近似处理,使处理后的刚度矩阵只与供电频率及波数有关,而与供电点位置无关,从而有效减少线性方程组直接解法中矩阵分解的工作量;设计了基于图论理论的矩阵重排与填入元分析算法,实现了高效的矩阵LDLT分解;优化了计算流程,在正演计算过程中对于同一剖分结构只需进行一次符号分析,相同频率和波数条件下所有供电点只需一次LDLT分解.最后,利用快速算法,研究了异常体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视频散率等参数的异常特征.
2015 Vol. 50 (5): 999-1006 [摘要] ( 356 ) [HTML 1KB] [PDF 3815KB] ( 905 )
论坛
1007 陈文浩, 王志章, 侯加根, 魏超
地层切片技术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分析地层切片技术的使用原则和适用条件,探讨地层切片技术在沉积相研究中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以陆丰13-1油田恩平组上段为例,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分频解释为基础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最小等时单元内应用地层切片提取多种属性进行沉积相展布研究,提出了合理利用地层切片预测岩性的思路.研究表明:在分频地震数据体上寻找不随频率变化的低级序等时地层界面,能较好地确定地层切片研究的最小等时单元,保证切片等时标准面的地球物理与沉积的等时性,为井控地层切片属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地震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可以作为地层切片识别岩性的输入数据体;在钻井分层控制下,以等比例地层切片方式提取地层属性,这样的地层切片更具等时性和地质意义.
2015 Vol. 50 (5): 1007-1015 [摘要] ( 448 ) [HTML 1KB] [PDF 10289KB] ( 914 )
综述
1016 撒利明, 杨午阳, 杜启振, 王成祥, 周辉, 张厚柱
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回顾与展望
在简要回顾地震成像技术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介质参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分别对仅需纵波速度场的常规声波偏移,需纵、横波速度场的弹性波偏移,需纵、横波速度场和三个各向异性参数的各向异性偏移,以及除弹性参数场之外还增加黏滞性参数场的黏弹性波偏移等四类偏移方法及其相关的速度建模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进行了梳理,进而总结地震成像技术在构造解释、物性反演、振幅属性提取、井地联合属性分析以及采集参数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展望,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的到来,地震成像将向基于弹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黏弹性介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向发展.
2015 Vol. 50 (5): 1016-1036 [摘要] ( 718 ) [HTML 1KB] [PDF 9642KB] ( 1494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