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5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肖虎, 唐东磊, 杨国平, 王井富, 吴永国, 樊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493-49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交替扫描、滑动扫描和距离分离同步扫描是现今最常用三种可控震源高效扫描技术,且各有其优势和适用条件。由于三种扫描方式的技术特点、施工组织方式和资源需求量差别较大,以往采集施工时只能单独选用其中一种方式,制约了优势技术应用范围和施工效率的提高。为此,研发了可控震源动态扫描技术,它突破了以往可控震源激发仅考虑时间域变化的局限,首次引入空间域理念,通过建立时空关系联合时间域与空间域,从而将交替扫描、滑动扫描及距离分离同步扫描等方式综合考虑并运用,即可根据预设时空关系自由编组并切换扫描方式,使采集作业方式更灵活,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且进一步拓展了可控震源应用范围。
  • 何宝庆, 谢小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00-51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宽线地震是一种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方法。本文从理论和数值实验两方面对宽线地震方法进行研究:先给出单频和宽带信号下宽线采集系统对来自地下不同方向地震信号的响应函数,计算得到不同采集参数对响应函数的影响;为模拟宽线地震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针对三维速度模型运用全波方法产生窄方位三维数据,经宽线方法叠加后做二维逆时偏移成像;在模型中设置水平反射面、倾斜反射面及浅部小尺度非均匀层,模拟对侧向反射信号和近地表散射干扰的压制作用;充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高度灵活性,在很大范围内改变速度结构和宽线采集参数,得到不同采集组合对噪声压制及成像质量的影响;重点剖析了线距、线数、孔径、信号频率等参数增强有效信号、压制侧向干扰及浅部散射噪声的机理。理论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20~200m孔径、3~5线的宽线接收系统最有利于压制侧向干扰,这为更高效地利用宽线地震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 处理技术
  • 李福元, 韦成龙, 邓桂林, 张宝金, 张衡, 杨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12-52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震源信号在地震偏移成像、正演模拟、全波形反演、多次波压制等处理中起重要作用,其关键是获取震源信号子波。本文通过推导直达波时距曲线,考虑了震源和接收系统组合效应,结合气泡振荡理论,得到直达波与震源信号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了频率域利用直达波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的解析解。当地震数据接收位置满足震源组合阵列远场条件时,可利用直达波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即避开地层反射信息对地震子波提取的影响,先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直达波,再利用直达波以精确的解析解公式计算震源信号远场子波。合成数据计算和实际地震处理的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经济实用、精度高。
  • 刘宏杰, 毛海波, 杨晓海, 李文捷,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22-5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叠后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主要采用三维空间预测滤波(FXY)方法。由于假设同相轴在短距离内是线性的,因此该方法在提高强能量信号信噪比的同时,也会损伤相对弱小信号,模糊断层和裂缝等线性相关性较差的地质体的信号特征。为此,基于GeoEast系统研发了利用三维各向异性拉普拉斯滤波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模型试验和在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的实际资料应用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对随机噪声的压制效果优于FXY方法,能明显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清晰展现地质体边缘特征细节及提高断层成像精度,为后续储层反演和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夯实了基础。
  • 地震模拟
  • 蔡瑞乾, 孙成禹, 伍敦仕, 李世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29-53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实际地下介质普遍具有黏弹性,一般采用品质因子Q表征介质黏弹性程度。在勘探地震频带范围内,通常认为Q不随频率变化,这种常Q特征可以用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模型进行较好地刻画,因此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成为了黏弹性地震波正演模拟的首选。但是目前这类黏弹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往往使用固定的松弛机制数,存在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不能较好统一的缺陷。本文基于广义标准线性体模型,提出了一种黏声波动方程变松弛机制数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正演方法,即在模型不同区域使用不同松弛机制数、不同模拟精度的求解方式,以达到计算效率与模拟精度的统一。将本文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对比,分析模拟精度与机制数、Q值和传播距离的关系,确定不同机制数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对比变松弛机制数模拟结果与固定松弛机制数模拟结果的精度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前者适用范围广,模拟精度高,并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 李青阳, 吴国忱, 段沛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39-55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精确描述弹性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文提出一种准规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地震正演模拟方法。该法是将位移分量交错排列,做中心差分运算,在数学上等价于交错网格法,并给出了震源加载方法、边界条件和稳定性条件。与传统交错网格法和规则网格法相比,该方法在模拟精度和稳定性方面与交错网格法相同且优于传统规则网格法;而从内存占用上,相较于交错网格,二维时内存占用减少了60%,三维时减少了66.7%。利用层状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模拟精度;利用复杂的Marmousi-2模型说明了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 偏移成像
  • 王狮虎, 钱忠平, 王成祥, 赵长海, 寇芹, 张建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51-55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海底地震(OBS)采集包括海底拖缆(OBC)和海底节点(OBN)两种观测方式。采集时激发点位于海面而接收点置于海底,建立在同一基准面假设前提下的传统地震成像方法不再适应OBS数据。本文首先推导了OBS上、下行波不同深度反射点轨迹的计算公式,用图示法直观地展示了各自共接收点道集数据的覆盖范围;然后以镜像成像理论为指导,推导了下行波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旅行时计算公式,同时推导了相应的上行波旅行时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上、下行波成像时间校正和均方根速度的转换公式;最后描述了OBS叠前时间偏移加权函数的计算公式。二维模型和三维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用下行波代替上行波成像,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浅层成像效果,且成像结果的横向范围得到明显的扩展。
  • 郭振波, 孙鹏远, 李培明, 任晓乔, 钱忠平, 唐博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58-564,57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初至旅行时层析反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近地表建模方法。按照反演中正演算子的不同,可将基于射线理论的层析反演方法分为基于射线追踪方程与程函方程两类。本文分别从理论及数值测试上对两种方法在反演精度、计算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可在统一的反演框架下推导得到,两者主要的差别均是由反演中正演算子的不同引起的;②两者具有相似的反演精度,由于后者的核函数是带限的,在复杂地区的层析反演中更加稳定;③前者的计算效率、内存占用等依赖于检波点个数,后者则依赖于模型大小,检波点稀疏时优选前者,否则优选后者;④前者具有射线密度等质控手段,后者缺少类似的质控手段。
  • 综合研究
  • 苏朝光, 宋亮, 孟阳, 尚新民,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65-57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自2005年K71开发三维项目实施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已先后完成了7个三维开发地震项目,尤其"十二·五"期间集中部署了4块。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项技术进步,即建立了三维开发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和滚评一体化模式;提出了三维开发地震选区"四有"、"四能"原则;实现了观测系统"五化"、"六性"设计,突破了组合向单点检波器接收的技术瓶颈;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更"地震资料效果:"剖面分辨率更高、资料保幅性更好、断层成像更精准、地质体识别能力更强"。三维开发地震资料在新区滚动和老区挖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
  • 凌东明, 杜启振, 田军, 王贵重, 成锁, 王继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77-58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Xu-White模型为强非线性模型,无法直接进行线性化近似、实现储层物性线性化反演。对Xu-White模型进行正演分析,发现泥质含量是影响模型非线性强弱的关键因素。为此,提出岩相约束的岩石物理模型线性化近似方法,实现了由Xu-White模型线性化反演储层物性参数。主要有四个步骤:①利用测井曲线建立岩相模型;②利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分岩相对Xu-White模型进行线性化近似;③依据贝叶斯理论建立储层物性反演目标函数,并利用最小二乘优化算法反演孔隙度、泥质含量与含水饱和度等参数;④通过不确定性分析,验证反演结果的可信程度。该方法在模型试算及实际测试中均取得了较高质量的反演结果。
  • 许璐, 吴笑荷, 张明振, 印兴耀, 宗兆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87-59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当目标储层上、下存在高阻层时,在地震剖面上形成的强反射会屏蔽目标储层有效反射信息。为此,提出了基于局部频率约束的动态匹配追踪强反射识别与分离方法。考虑到瞬时频率计算结果存在"负频率"现象,故引进局部频率计算模式用于约束动态匹配追踪算法最优原子的搜索范围,该算法计算结果合理,可以确定最佳匹配强反射的地震子波。利用强反射位置处的局部频率和瞬时相位作为先验信息,构建动态反射特征波形库,以此搜索最佳匹配强反射子波;通过单道测试确定强反射压制系数,以保证剥离强反射后的均衡能量与背景能量一致,有助于拾取目标储层的反射信息,最终实现储层的精细描述。通过构建含高阻层的模型数据验证了基于局部频率约束的动态匹配追踪强反射识别和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削弱了强反射干扰影响,突显了弱反射信息。
  • 杨培杰, 罗红梅, 王金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94-59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如何从地震数据中有效提取相位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应用,是地震数据频率域处理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震数据分相位重构方法。首先,对地震道进行时频分析;其次,逐点提取地震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然后,在[-180°,180°]区间设定待重构的相位值及相位容许误差;最后,对处理后的频谱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即可得到分相位重构后的地震数据。模型及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相位重构方法的处理过程准确高效,易于推广应用。
  • 陈泓竹, 王彦春, 高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00-607,63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C51井区葡萄花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从上至下发育PⅠ1、PⅠ2两套砂组,平均砂岩厚度分别为2、5m,砂体横向分布局限,现有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区分两套砂组,虽然钻井资料能够准确识别单砂体,但无法刻画井间砂体变化。为此,通过精细对比研究区内18口井钻遇的砂体,掌握葡萄花储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作为评价、优选地震属性切片的参考依据;从目的层段的连续沿层切片中确定体现砂组展布特征的反射时间;依据选定切片对应时间确定砂组的地震属性提取窗口,优选地震属性;基于地震属性平面图,确定砂组的沉积微相;在砂组展布和沉积微相约束下优选参数,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提高垂向分辨率,精细刻画砂组的空间展布。预测结果精细刻画了两套砂组的空间展布,并且认为PⅠ2的砂岩厚度较大,适合储气库建设。
  • 胡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08-61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区的断裂系统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断层密集、延伸短、断距小、搭接关系复杂多样,应用常规地震解释方法无法有效刻画,断层平面组合难度极大。为此,集成了构造导向滤波、层位断层交互解释、分频相干多尺度断层成像、微弱信号增强及多属性、多信息融合等技术,形成了复杂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组合,其流程分为叠后解释性处理、断层初步解释、断层精细刻画、成果校验与输出。应用该技术组合,完成了M区复杂断裂的精细解释,准确落实30个断块圈闭,部署井位20口,钻探成功率高达90%,新发现4个油田,证明了提出的复杂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组合的有效性。
  • 刘杰, 张懿疆, 王秀玲, 曾绍刚, 张文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17-62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流体流度属性计算过程中,不同时频分析方法获得的流体流度属性剖面的分辨率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储层预测精度,而在流体流度属性计算过程中岩石物理关键参数又难以求取(如岩石的基质体积模量)。为此,引入反褶积广义S变换及LRM线性拟合法提取流体流度属性。具体方法为:利用LRM线性拟合法计算基质体积模量,由Silin等的快纵波反射共振峰值频率公式计算峰值频率,再根据流体流度与振幅对频率的一阶导数的关系,获得储层流体流度属性;通过反褶积广义S变换,提高流体流度属性剖面的分辨率。仿真试验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反褶积广义S变换的时频分布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和聚集性,对非平稳信号中不同信号分量有较强的区分能力,更适应非平稳地震信号流体流度属性的计算;LRM线性拟合法为确定岩石基质体积模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 于晓东, 桂志先, 汪勇, 王井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24-63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裂缝型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排子凸起东翼石炭系发育高角度、高密度的火山岩裂缝储层。首先开展叠前P波反射系数的各向异性理论分析,然后结合工区特点进行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方位角道集的划分,最后使用AVAZ裂缝预测技术完成裂缝空间展布特征预测。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预测结果与研究区成像测井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车排子凸起其他地区的裂缝储层预测提供了技术思路。
  • 廖仪, 周家雄, 刘巍, 马光克, 殷修杏, 张坤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34-64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时移地震是一种有效的油气藏监测技术,但高投入和高风险造成目前时移地震资料缺乏。由于不同年度采集、处理参数不同,地震资料存在非一致性问题,不能有效开展剩余潜力研究。为此,选择了处于开发后期的南海Y气田,通过对2001年二维和2015年三维地震资料优选和优化,形成拟时移地震资料;再应用拟时移地震资料识别气水关系、划分气藏水侵模式,并利用分频能量属性,结合气田生产数据模拟气藏动态,明确了气藏剩余潜力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Y气田西北区域隔层为高渗滤型和渗滤型,气藏处于强水侵状态,剩余潜力有限;东南区域隔层为非渗透型,气藏处于水侵初期,剩余潜力大,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目标区。拟时移地震的应用证明了其可作为当前时移地震研究的补充部分发挥重要作用。
  • 软件开发与应用
  • 盛秀杰, 金之钧, 彭成, 景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41-64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可存储ZB级文件数量、单一文件TB级大小的行业基础数据的需求,以及利于实践"端到端"的、驱动油气重大发现的"地质智能"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本文设计、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充分考虑油气勘探行业基础数据特点的分布式文件系统(PetroV Distributed File System,PetroV DFS)。结合全球地理网格剖分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PetroV DFS建立了基于空间位置索引的分布式文件命名、分配与管理机制,可高效管理ZB级数量的文件并快速定位;基于ST-Based KIDA元数据建模下的本地空间数据库集成机制和空间索引、八叉树切分、空间键值对等三种分布式数据子块存储机制,可快速读写一个TB量级基础数据。PetroV DFS具有"地理位置相近、存储位置相近"的特点——同一地理区域的基础数据存储于同一数据中心的同一批机柜,在提升本地基础数据的访问和计算速度的基础上,能"就近"高效利用不同类型基础数据。以440GB叠前地震数据文件的分布式存储、全时窗频率振幅属性分布式计算为例,利用C++泛化编程技术实现的PetroV DFS可有效部署于当前普通计算机中,为后续深入实践不同类型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提供新的、可行的大数据存储模式。
  • 地震地质
  • 姜振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50-65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泥岩盖层内断裂垂向封闭油气能力主要受断层岩排替压力、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和下伏储层油气剩余压力的影响,断层岩排替压力越大、泥岩盖层断接厚度越大、下伏储层油气剩余压力越小,泥岩盖层内断裂垂向封闭油气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通过确定断层岩排替压力、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和下伏储层剩余压力,根据油气在下伏储层剩余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泥岩盖层内断裂渗滤、散失速度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一套泥岩盖层内断裂垂向封闭油气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呼和诺仁构造的断裂垂向封闭油气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气在剩余压力作用下通过14个测点处大一段泥岩盖层内断裂F1渗滤、散失速度均小于0,表明大一段泥岩盖层内断裂F1垂向封闭油气能力均相对较强,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聚集与保存,与目前断裂F1附近南二段已发现大量油气分布相吻合,说明文中方法适用于综合评价泥岩盖层内断裂垂向封闭油气能力。
  • 刘永涛, 刘池洋, 周义军, 黄雷, 毕明波, 王秀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56-66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落实古地貌形态、研究古地貌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提出一种利用双界面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生烃关键期的古地貌的新方法,主要步骤有:①判断地震层拉平技术的适用性,确定生烃关键期和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地震拉平层位;②先拉平生烃关键期对应的地震反射层位,去除后期构造变形对古地貌形态的影响,计算拉平层至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层位之间的地层厚度;③再拉平填平补齐结束期对应的地震反射层位,恢复该时期的古地貌形态,计算该拉平层与不整合面(古地貌)之间的地层厚度;④将以上两次计算的地层厚度值相加,即为生烃关键期时的古地貌形态。应用该方法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中部前侏罗纪的古地貌形态,提高了古地貌恢复的精度;同时,指明了该区侏罗系成藏规律,即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层位相对宽缓的构造形态控制了石油运移的方向,古地貌的局部隆起是石油成藏的有利部位。该方法将对类似区古地貌研究起指导作用。
  • 测井技术应用
  • 周游, 张广智, 高刚, 赵威, 易院平, 魏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67-67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岩性油气藏储层评价中,如何合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判别岩性是一个难题,东营凹陷董集洼陷浊积岩岩性复杂,采用常规交会图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都难以有效地识别岩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粒子群算法以及核函数理论,结合该区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新的主成分计算方法,选取该区实测的自然伽马测井(GR)、声波时差测井(AC)、中子孔隙度测井(CNL)、密度测井(DEN)、原状地层电阻率(RT)构建出五个主成分变量,其中前两个主成分变量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83%,可以有效地代替原始多维测井信息。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前两个主成分变量主成分进行交会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浊积岩的岩性,并将该方法在研究区进行了试验,岩性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岩性识别精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解茜草, 仵杰, 高建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76-684,69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定向井开采借助于定向随钻电磁波测量仪器准确划分已钻地层、预测待钻进地层、实时控制钻头沿期望轨迹钻进,大大提高了油气采收率。为此,研究了斜井中地质导向随钻测量仪器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由定向响应信号的正、负可判断围岩与目的层的相对位置。②为减小或消除地层倾角和地层各向异性对定向响应的影响,应该采用对称布置线圈对进行测量;把两对单发、单收线圈对的定向测量结果叠加在一起,在接近地层边界时只对相对倾角敏感,在距地层界面较远时,定向响应信号受各向异性和相对倾角影响较小,定向响应曲线简单。③数值仿真了地层相对倾角小于20°时的定向测量响应,认为当目的层厚度不超过6m时,地质导向信号对低井斜角探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这种方法弥补了井眼成像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且极具实时性。
  • 非地震
  • 王彦国, 罗潇, 邓居智, 杨亚新, 王程, 张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85-69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当工区存在强剩磁或范围较大时,化极处理很难获得满意结果。为此,本文基于tilt梯度,推广得到可以突出x、y方向信息的tilt梯度分量,并根据这两个分量的水平导数,提出了改进tilt梯度水平总梯度的三维磁异常解释技术。该方法可以直接计算三维磁异常,无需化极。理论模型实验表明,相对于其他常用的磁数据处理方法,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磁化方向下的长方体边界及球体质心的水平位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内蒙塔木素地区航磁数据,解释结果与地质资料及地震推断结果对应较好,为研究区圈定隐伏磁性体提供了依据。
  • 郑建拥, 范红波, 张琪, 李志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692-69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地下小型磁性目标体提出基于磁梯度张量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形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地下目标体磁异常模型,建立磁梯度数据样本库;然后分析并选取磁梯度张量矩阵的9个属性参量,构造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的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QPSO-SVM)识别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仿真和实验证明利用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地下小型目标体的形状,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刘洁, 张建中, 江丽, 万丽, 胡加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700-70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重力反演是研究地下密度体空间展布的地球物理手段之一。现有的密度反演方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网格剖分,直接反演每个网格单元的密度值。本文用多项式函数近似表示地下复杂的密度变化,提出一种通过反演多项式密度函数的系数确定密度变化的新方法。不同于常规网格剖分方法,该方法无需在垂向上划分单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格疏密、内存占用与反演精细度之间的矛盾。理论模型测试表明多项式系数反演与多种约束相结合,能清晰地突出局部异常体的位置、规模和边界等信息,且效果优于L2模约束反演的结果。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济阳坳陷区古潜山和凹陷的识别,根据反演的密度差剖面可大致确定不同岩性密度体的边界,弥补了地震剖面反映古潜山展布的不足。
  • 王培杰, 胡华, 徐菲, 郭或, 陈连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709-71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网格剖分的大地电磁(MT)响应有限差分正演算法。首先基于四叉树数据结构进行模型网格剖分,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推导了该网格中各类节点的有限差分计算公式,实现了复杂模型大地电磁响应的正演计算。多个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常规的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精度相当时,在计算效率上有较大提高。
  • 论坛
  • 赵平起, 郝会民, 倪天禄, 李洪革, 陶自强, 马跃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719-7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9.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老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随着注水倍数即PV(Pore Volume)的增加,油藏储层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均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渗流场发生变化,剩余油分布预测更为困难,难以给出提高采收率的针对性措施。为此,提出油藏渗流地球物理新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注水倍数下储层孔隙度、实际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泥质含量、剩余油饱和度等的变化,论证了发展油藏渗流地球物理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形成了一套技术流程,即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应用时移地震、时移VSP、时移电磁、生产测井、多域试井等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油藏渗流场,最终建立多维油藏渗流地球物理地质模型,反映油藏渗流变化。油藏渗流地球物理技术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延续和提升,将在老油田渗流场重构、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3): 511-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