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年 40卷 2期
刊出日期:2005-04-15

处理方法
测井技术
目录
经验交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纪念
消息
采集技术
综合研究
非地震
综述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2005 Vol. 40 (2): 0-0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0KB] ( 76 )
125
英文摘要
2005 Vol. 40 (2): 125-125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464KB] ( 182 )
消息
126
2005 SEG继续工程教育课程通知
Distinguished Instructor Short Course(DISC)作为SEG继续工程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已经连续在世界各地举办多年,并使众多地球物探工作者受益匪浅。2005年DISC班的主题是"四维地震用于油藏监测与描述的理解和技术方法",由著名教授Rodney Calvert先生(来自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巡回授课。
2005 Vol. 40 (2): 126-126 [摘要] ( 56 ) [HTML 1KB] [PDF 51KB] ( 253 )
135
“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征文通知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地球物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90年代后,网络、数据管理和存储等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和正在影响并带动地球物理技术进一步地创新和进步,使得勘探企业的整体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充分展示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使大家有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中国石油物探学会、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信息管理部和信息中心,拟定于2005年6月下旬在福建厦门举办"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05 Vol. 40 (2): 135-135,137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104KB] ( 199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纪念
127 钱荣钧
推动学术交流,引领技术进步——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从1966年创刊,现已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在石油地球物理界各位老前辈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及前物探局历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历届编委及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它已成长为国内外业内知名的刊物,深受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的欢迎。该刊在2004年中国石油集团科技期刊评比中再次获得第一名,在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又一次荣登全国百种重点期刊行列。在此特向关心支持它的老专家、顾问、编委和编辑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2005 Vol. 40 (2): 127-127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55KB] ( 238 )
128 陈俊生
如何面对新的挑战——祝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
作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前任主编,翻阅现在最新出版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心里洋溢着无限的喜悦。40年作为历史,仅仅是一瞬间,可对于一本生不逢时、经历了许多曲折磨难成名的刊物来说,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也是值得称颂的40年。说句公道话,一个编辑部能够做到40年如一日连续承办一份刊物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还能成功地把刊物越办越好就更不容易了。这里面不知凝聚了多少编辑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终于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打造成一份优秀的科技期刊。而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在国内外勘探界的知名度是人所共知的。
2005 Vol. 40 (2): 128-128,130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98KB] ( 279 )
129 马在田
话OGP四十年
OGP(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英文名称的缩写,它已经创刊40年了。在这40年间,这本专业杂志在推动学科进步和培养人才方面,特别是通过科技进步为我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一个新油田的发现都包含着它的贡献。当然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科技的力量就在于此。科技杂志的功绩就在于它把最先进的知识送到一切追求进步、追求贡献、追求完美的人们手中,使它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利器。
2005 Vol. 40 (2): 129-130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100KB] ( 305 )
131 钱绍新
进一步提高物探技术的水平和论文的学术水平
值此《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之际,特向贵刊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40年来为贵刊辛勤耕耘的历届编辑部的同志致以诚挚的敬意!
2005 Vol. 40 (2): 131-131 [摘要] ( 125 ) [HTML 1KB] [PDF 57KB] ( 356 )
132 黄绪德
辉煌的40年——祝《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
热烈祝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从1966年以来,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蓬勃发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勘探规模上都跻身于世界前列。而《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在每一次新技术出现的前前后后都要做详尽的报道,有的是介绍,有的是论文,还有经验、讨论、建议,以各种形式推动新技术在我国生根、发芽、发展。如此一波又一波与其他许多石油物探刊物一起,使我国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始终紧密地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随着我国石油勘探的发展而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石油勘探的进展。从光点到模拟到数字,从采集到处理到解释,从理论到实践;从单次到多次覆盖,从二维到三维到四维(延时),从简单构造到复杂构造,从构造到地层到岩性到油气,从找各类圈闭到直接找油气等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都有积极反映:有的报道详尽深入、有的简单扼要、有的以介绍为主、有的有所创新,特别是有大量非常宝贵的各油气田的实际经验总结。可惜在发表的文章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独创性的新技术不多,希望今后能在贵刊上看到一些在国际上真正属于一流的论文。
2005 Vol. 40 (2): 132-132 [摘要] ( 114 ) [HTML 1KB] [PDF 58KB] ( 221 )
133 杨慧珠
继往开来, 再攀新高峰
值此《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之际,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地震波勘探开发联合研究所向贵刊表示热烈祝贺,祝愿该刊在石油物探领域继往开来再建新功;并向几十年来为贵刊求实务真拓新发展而付出辛勤汗水的编委及编辑同志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2005 Vol. 40 (2): 133-133 [摘要] ( 105 ) [HTML 1KB] [PDF 51KB] ( 349 )
134 朱光明
热烈祝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已经创刊40年了,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园丁们的辛勤培育下,她已经从一棵小苗成长为一株绿荫覆盖的大树。40年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一直记录着我国石油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历史,她是我们自己的刊物,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她4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热烈地祝贺她更健壮地成长,与时俱进,更加辉煌。
2005 Vol. 40 (2): 134-135 [摘要] ( 118 ) [HTML 1KB] [PDF 97KB] ( 334 )
136 王宏琳
物探软件技术进步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我国物探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以各种方式反映了物探软件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上发表的许多物探方法研究的文章,不断被转化为物探软件产品,从而不断促进了物探软件技术的进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及其前身--石油物探局,一直处于我国物探软件技术发展的中心。以笔者的观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物探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分四个阶段。
2005 Vol. 40 (2): 136-137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98KB] ( 521 )
采集技术
138 裴正林, 王尚旭, 狄帮让, 宋炜
无组合检波采集方法的三维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传统的检波器组合地震采集技术在中国西部一些复杂山地地区的效果不理想。能否仍采用无组合检波地震采集方法呢?本文采用非均匀介质三维一阶压力—速度标量波动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三维正弦形山地模型声波模拟,并通过对模拟记录进行室内不同组合和叠加处理,结果表明该法不但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检波道组合,有效地压制干扰波,而且可以得到最佳的叠加剖面。无组合检波地震采集技术有可能是解决复杂山地地震采集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5 Vol. 40 (2): 138-142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331KB] ( 606 )
处理方法
143 刘江平, 姚姚
初始模型对CFP成像技术的影响研究
CFP成像技术是一种理论特性优良的成像技术,不涉及地下速度场修改,更新的仅是聚焦算子。其偏移过程由一个算子驱动,叠前偏移的实现由两个连续的相互独立的聚焦步骤来完成。CFP成像技术的基础是时差,其关键是时移的拾取和聚焦算子的更新。初始模型的选取往往会对时移的拾取和聚焦算子的更新产生影响,因此需对初始模型的建立原则和初始模型对聚焦算子更新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此对起伏地形水平界面三层理论模型进行了不同初始模型和特征点的DTS模板及算子更新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聚焦点相应层位在DTS模板和CFP道集中的位置和同相轴斜率随初始模型的改变而改变,且模型t0 时间的改变比速度的改变敏感;模型速度的增加与模型时间的减小对DTS模板和聚焦算子更新的影响具有类似规律和特征;初始模型的改变不仅影响在DTS模板上对应层位时移的正确拾取,而且将引起在DTS模板上拾取时移时出现串层现象。聚焦算子的更新主要体现在第一次更新上。
2005 Vol. 40 (2): 143-148,157 [摘要] ( 285 ) [HTML 1KB] [PDF 149KB] ( 482 )
149 朱生旺, 魏修成
波动方程非规则网格任意阶精度差分法正演
在波动方程正演中通常采用有限差分算法,而有限差分的计算精度又取决于所用离散网格类型及差分阶数。采用规则网格进行离散,对于倾斜界面无法避免绕射噪声,若加密网格又过度增加工作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规则网格任意阶精度差分正演方法,在不增加太多计算量的前提下,达到了基本消除离散绕射噪声,提高正演精度的目的。通过两个模型试算,特别是在有倾角的反射界面处,较好地克服了由于数值离散带来的离散绕射噪声问题,为提高复杂地质模型的正演精度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2005 Vol. 40 (2): 149-152 [摘要] ( 311 ) [HTML 1KB] [PDF 177KB] ( 734 )
153 付燕
基于二次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本文在Donoho的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该法是对地震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然后对主要由噪声控制的尺度1上的小波系数再进行第二次多尺度小波变换,并将二次小波变换后的尺度1上的小波系数置零,将其余尺度上的小波系数重构,最后对处理后地震剖面进行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地震剖面处理效果,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2005 Vol. 40 (2): 153-157 [摘要] ( 326 ) [HTML 1KB] [PDF 207KB] ( 607 )
158 张广智, 刘洪, 印兴耀
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1由多道相关法提取初始子波的振幅谱;2结合测井资料确定初始子波的相位谱;3根据离散反演理论,通过迭代计算精细求取井旁道地震子波
2005 Vol. 40 (2): 158-162 [摘要] ( 359 ) [HTML 1KB] [PDF 155KB] ( 743 )
163 刘财, 王典, 刘洋, 王培茂, 李勤学
二维多级中值滤波技术在随机噪声消除中的应用初探
二维多级中值滤波技术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成熟技术,它不仅具有自适应性,而且具有窗口的可变性。本文将这项技术用于地震勘探中的噪声压制,重点分析了噪声条件与滤波因子长度的关系。本文中定义的噪声条件包括噪声强度及噪声分布密度两个因素。当噪声条件固定时,二维多级中值滤波效果以5点滤波长度为最佳;当固定噪声密度时,改变噪声强度对滤波长度的选取不起决定性作用;当固定噪声强度,改变噪声密度对滤波长度有很大的影响。此法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不仅能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浅层折射干扰
2005 Vol. 40 (2): 163-167 [摘要] ( 395 ) [HTML 1KB] [PDF 219KB] ( 717 )
168 苑益军, 周芝旭, 牛滨华, 王焕弟, 刘爱香
浅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辩率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最基本问题。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关键技术环节为:1压制噪声,突出有效信号;2力求实现同相叠加;3处理好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针对上述关键技术环节,文中从噪声分类、干扰波压制、噪声衰减、同相叠加等方面论述了提高信噪比处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比较了每种去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部分方法在使用中的参数选择做了描述。最后,通过实例说明,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
2005 Vol. 40 (2): 168-171 [摘要] ( 320 ) [HTML 1KB] [PDF 138KB] ( 734 )
综合研究
172 施振飞, 印兴耀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
利用井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精细解释,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储层形态和储层物性资料,进而提高油藏描述的整体精度。其思路为:1收集和综合分析钻井、地质、测井、构造、油藏动态等资料,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研究,建立井间地震资料数据库;2地质人员根据两口井的井柱资料进行地质分层,按照对比原则和常规作图方法,绘制地质剖面;3开发地震研究人员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口井的井柱资料,在井间地震剖面上进行详细解释,以获取相应的解释图件。本文根据上述思路,通过实例对井间小断层、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进行了精细解释,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地面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提供了有力依据
2005 Vol. 40 (2): 172-175 [摘要] ( 374 ) [HTML 1KB] [PDF 162KB] ( 587 )
176 凌云, 高军, 吴琳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
陆上地震勘探由于近地表岩性的空间变化,导致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也随之产生严重的空间变化,进而引起最终成像储层反射地震属性信息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远大于地质和油气因素引起的储层信息变化,势必给储层的识别带来困难。以往的球面发散与吸收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一定的近地表影响,但它们难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原有时频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油田的三维开发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和开发钻井的验证,表明该补偿方法在消除近地表对地震属性的空间影响的同时,还满足相对保持储层振幅信息的处理要求。因此该方法是陆上地震勘探进行近地表和大地吸收衰减补偿的有效方法
2005 Vol. 40 (2): 176-182,189 [摘要] ( 414 ) [HTML 1KB] [PDF 1801KB] ( 587 )
183 苟量, 杨举勇, 罗斌, 王宝彬, 赵波, 严又生
随钻VSP技术研究及初步应用效果
随钻VSP技术与常规VSP技术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优越性,它利用钻井过程中钻头振动产生的噪声作为震源进行逆VSP测量,不干扰钻井,不占用钻井时间,对井孔无任何风险,特别是可以通过现场地震成像处理,实时预测钻头前方地层的构造细节,达到减少钻探风险为主要目的。其技术关键是如何在井场强干扰噪声背景下准确地采集和恢复弱钻头反射信号,并使之变成等效的地层脉冲响应。本文介绍了随钻VSP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轮古4 7井牙轮钻钻头随钻VSP资料处理成果的分析和与过井地面地震剖面的对比,表明文中所使用的采集、处理技术,可以获得与三维地面地震相当的地震成像剖面,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5 Vol. 40 (2): 183-189 [摘要] ( 302 ) [HTML 1KB] [PDF 355KB] ( 702 )
190 贺振华, 胡光岷, 黄德济
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识别及相应策略
致密岩层中的裂缝和孔洞系统对油气赋存和运移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裂缝的多尺度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限性,使得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和检测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变得很困难。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如果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策略,则有可能确定储层中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分布。主要技术有:三维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的应用,地震数值模拟和检测结果的相关分析以及应用地震、地质、测井、钻井等多源信息的综合解释等
2005 Vol. 40 (2): 190-195 [摘要] ( 344 ) [HTML 1KB] [PDF 206KB] ( 679 )
196 赵军, 张永忠, 杨林, 邓宁, 李维彦, 何宗斌
横波各向异性在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裂缝有效性的评价一直是碳酸盐岩测井储层评价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裂缝性地层所具有的各向异性出发,根据横波在各向异性地层中传播时所导致的分裂现象,利用从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中提取的快慢横波信息来表征地层各向异性的大小;根据横波各向异性特征与裂缝密度和张开度等的密切关系,达到识别裂缝和评价其有效性的目的。通过在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中的实际应用,证实了利用横波各向异性特征可以定性地分析裂缝,最终为寻找高产稳产井及试油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2005 Vol. 40 (2): 196-199,203 [摘要] ( 391 ) [HTML 1KB] [PDF 173KB] ( 698 )
200 蔡加铭, 刘永红, 曹孟起, 王强
兴隆台城区三维炮点偏移校正技术
在城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如果设计的激发点离建筑物较近,无论采用炸药震源还是可控震源,都会对建筑物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观测系统中设计的部分激发点(炮点)位置和实际施工中采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从而给地震数据处理带来许多麻烦。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东部地区近地表速度相对较稳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大炮初至时距曲线区域综合量板进行炮点偏移校正的方法,即把若干个正常炮检点(炮点和检波点坐标位置与施工作业班报记录相吻合)的初至波旅行时绘制成炮检距—初至波旅行时区域综合量板,利用量板中的初至波旅行时和炮检距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寻找炮点偏移的真实位置,从而达到炮点偏移校正的目的。实际地震数据处理效果证明,该方法能一次性且较准确地完成所有炮点偏移校正,对我国东部地区陆上地震勘探炮点偏移校正具有普遍适用性。
2005 Vol. 40 (2): 200-203 [摘要] ( 361 ) [HTML 1KB] [PDF 283KB] ( 544 )
经验交流
204 陈波, 胡少华, 毕建军
地震属性模式聚类预测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模式聚类预测技术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在油气储层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1所用地震资料的质量满足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及高保真度的要求;2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综合框架) ,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好的学习样本;3选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在上述第二个环节中,涉及储层层段划分上应力求按岩性特征细化,然后按测井细分层数据对地震信息进行准确标定,建立地震属性信息与地质、井信息的联系。文中列举了两个油田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应用效果。
2005 Vol. 40 (2): 204-208 [摘要] ( 287 ) [HTML 1KB] [PDF 179KB] ( 790 )
209 王西文
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预测面临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一套适应中国复杂地质条件的精细储层预测的思路和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构造解释技术;2测井沉积微相建模技术;3测井数据校正与标准化处理技术;4储层测井响应研究技术;5高精度储层反演技术;6储层建模技术;7储量计算与井位部署等。整个研究过程是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迭代式研究过程。文中就油田开发阶段小层对比及测井沉积微相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可以提高小层对比精度。最后,将此法用于大港板南4 - 2井区油田的预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5 Vol. 40 (2): 209-218 [摘要] ( 362 ) [HTML 1KB] [PDF 689KB] ( 605 )
219 杨海申, 蒋先艺, 高彦林, 汪流国
复杂区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与应用效果
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是一项配套技术,它涉及地震记录的折射初至拾取、折射层段划分、折射速度分析、延迟时计算、建立近地表模型及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等一系列步骤。为了提高最终静校正效果,要求对上述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在拾取折射初至时间时,必须确保大部分道的初至时间是正确的,才能保证后续处理符合要求。因地震记录折射初至具有连续性和高覆盖次数,增加了统计效应,所以由此建立的近地表模型更加真实,计算的静校正量更加准确。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适用于复杂地表条件,如山地、过渡带、黄土塬、丘陵等静校正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
2005 Vol. 40 (2): 219-225 [摘要] ( 332 ) [HTML 1KB] [PDF 193KB] ( 640 )
226 孟恩, 徐刚, 沈财余, 王慧
约束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标准化及储层的精细标定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结果准确,后者效果很差。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参与约束地震反演的测井数据标准化编辑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的方法。
2005 Vol. 40 (2): 226-232 [摘要] ( 317 ) [HTML 1KB] [PDF 293KB] ( 545 )
233 康南昌, 覃素华, 陈元忠, 管俊亚
阿尔金山东南缘构造特征及勘探前景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东南缘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复杂。本文通过对断裂、构造样式等的研究表明,阿尔金山东南缘逆断层发育,形成向阿尔金山前散开、向盆内收敛的“帚状”分布;在这些压剪性断层控制下形成了一系列断鼻及多种构造样式,造成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综合分析评价认为,该区生储盖条件较好,侏罗系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圈闭发育,油气藏类型丰富,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所得结论对阿尔金山东南缘进一步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5 Vol. 40 (2): 233-237,242 [摘要] ( 308 ) [HTML 1KB] [PDF 174KB] ( 513 )
非地震
238 魏伟, 刘天佑
台阶重力异常的梯度解释
Stanley、Green与Butler等人提出的重力异常梯度解释方法都是先利用重力异常水平梯度—垂直梯度图得到台阶的倾角与坐标原点(台阶倾斜面与地面的交线上)位置,然后直接利用重力异常水平与垂直梯度确定台阶的上、下底埋深。这些方法必须由人工操作完成,而且当台阶倾角超过10°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求解。本文在推导二维台阶重力异常一阶及二阶导数与台阶埋深、倾角及产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Stanley等人的方法做了重要改进:1用最小方差方法以一个二次曲线拟合重力水平梯度与垂直梯度,由此自动计算台阶倾角;2由重力二阶导数推导出计算台阶上、下底埋深的表达式,并自动计算台阶上、下底埋深。与以前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求出台阶(接触带)的产状。文中在最后给出六盘山盆地重力资料的计算实例,表明此法能有效地解释台阶重力异常
2005 Vol. 40 (2): 238-242 [摘要] ( 368 ) [HTML 1KB] [PDF 237KB] ( 679 )
测井技术
243 万应明, 高峻, 董建平, 杨红梅
多测井曲线的综合处理合成
测井曲线是地质分层的基础,但在利用单一测井曲线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时也存在多解性和局限性。为克服多解性,人们采用多种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层,提高了分层的精度。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多条曲线分别赋予不同的加权因子,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一条标准综合参数测井曲线。此综合参数曲线突出了所选的多条测井曲线的公共信息,减少或削弱了单一测井曲线中的偶然误差,提高了综合后测井资料的可信度。该方法可应用于地质分层、岩性分析、含油气预测等诸多领域。应用时要注意,并非所选择的测井曲线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那些最能反映地层单元特征信息的测井曲线
2005 Vol. 40 (2): 243-247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245KB] ( 537 )
综述
248 苟量, 贺振华
西部复杂山地勘探走势分析
复杂山地山前带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勘探领域之一。西部山地山前带具有地表类型复杂多变、地下逆掩推覆构造特征强烈的双重复杂性,给勘探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增加了难度。集中表现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构造精度差两个问题,也成为发展西部地震勘探的技术瓶颈。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攻关,已形成了一套复杂山地地震勘探经验,成功攻克了一些复杂山地构造,找到了位于库车前陆盆地山前带的克拉2气田和迪拉2气田。但是,这种成功并不意味着西部其他山地勘探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由于我国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必须不断地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研发新技术、新装备,才能满足西部地区油气勘探的需要
2005 Vol. 40 (2): 248-251 [摘要] ( 273 ) [HTML 1KB] [PDF 233KB] ( 541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