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年 41卷 S1期
刊出日期:2006-12-31

井间地震
测井技术
目录
论文
外刊题录
综合研究
   
目录
0
目录
2006 Vol. 41 (S1): 0-0 [摘要] ( 76 ) [HTML 1KB] [PDF 0KB] ( 84 )
1
英文摘要
2006 Vol. 41 (S1): 1-1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557KB] ( 300 )
论文
1 王贺林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复杂构造的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两者又相互依赖,复杂构造的成像建立在精确的速度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实施叠前精细速度反演和叠前时间(或深度)偏移处理[1,2]。通过对大港油田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证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解决了关家堡地区构造、岩性变化复杂区域的偏移成像问题,降低了投资成本,为关家堡油田评价开发,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提供了可靠保证。
2006 Vol. 41 (S1): 1-6 [摘要] ( 311 ) [HTML 1KB] [PDF 1632KB] ( 578 )
7 张奎, 倪逸
三种弹性波阻抗公式比较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反演的地震反演技术。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模型进行试算,分析比较了Connolly,Whitcombe等和Verwest等提出的三种弹性波阻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由VerwestEI公式计算得到的反射系数比其他两种EI公式求得的反射系数精度高。与其他两种弹性波阻抗相比,VerwestEI可以作为更好的岩性指示器指导岩性和流体预测。
2006 Vol. 41 (S1): 7-10 [摘要] ( 328 ) [HTML 1KB] [PDF 615KB] ( 941 )
11 袁志云, 孔令洪, 王成林
频谱分解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频谱分解成像反映油藏物理属性要比其他地震属性更加直接。本文根据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断裂系统识别、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其具体思路为:首先基于地震叠后数据体完成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的频谱分解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离散频率的调谐数据体,然后采用地质成像和动画解释技术,识别断裂体系、沉积环境、储层分布等地质现象。
2006 Vol. 41 (S1): 11-15 [摘要] ( 284 ) [HTML 1KB] [PDF 777KB] ( 599 )
16 张亚中, 赵裕辉, 鲁新便, 刘哲生, 叶建伟, 宋伯虎
频谱分解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北部TH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从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入手,根据正演模型,通过对比缝洞型储层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关系,总结出储层发育的反射特征,相应地精细调整频谱分解处理参数,进而进行预测。通过与钻井资料对比可知,频谱分解技术可以刻画不同频率强反射、弱反射的边界。
2006 Vol. 41 (S1): 16-20,24 [摘要] ( 327 ) [HTML 1KB] [PDF 1257KB] ( 1129 )
21 郑华平, 蒋维三, 张廷山
利用AVO技术检测杭州湾地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
杭州湾地区第四系覆盖区蕴藏着丰富的浅层生物气资源,气藏最大特点是埋藏浅、分布广、丰度低、规模小。文中对埋深大于60m的浅层气藏进行了浅层二维高分辨率地震AVO分析,AVO分析的实质就是分析地震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
2006 Vol. 41 (S1): 21-24 [摘要] ( 300 ) [HTML 1KB] [PDF 725KB] ( 503 )
25 徐颖新
新庙西地区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新庙西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北坡,主要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属三角洲外前缘沉积相带,储层横向变化快,砂泥岩薄互层中砂、泥岩速度差别小,波阻抗反演不能有效地识别砂岩,因此预测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难度较大。本文充分利用解释工作站各种功能的优势,从井点出发,根据层位标定的结果,建立连井骨干解释剖面,在全区形成骨干剖面解释网,结合倾角检测、方位角检测、断棱检测、相干数据体技术进行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采用属性分析、沉积相分析及储层特征曲线重构反演等技术进行储层预测,认为储层特征曲线重构反演在描述储层分布规律及含油单砂体时效果好于常规波阻抗反演。
2006 Vol. 41 (S1): 25-28 [摘要] ( 333 ) [HTML 1KB] [PDF 723KB] ( 543 )
33 李洪革, 林心玉
长岭断陷深层构造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长岭断陷经历侏罗纪火石岭组—白垩纪营城组沉积时的断陷期、白垩纪登娄库组—白垩纪末期的拗陷期、第三纪至今的反转期三大演化阶段,发育6个次凹、13个二级构造带,构造带走向多为NE向或近SN向,构造带的形成及演化具有相似性,均为营城组末期形成,后期经历三次张扭改造,但张扭改造程度有强有弱。本文通过研究长岭断陷地质结构、构造特征、火山岩特征及分布,认为长岭断陷规模大、天然气资源丰富,总体上处于天然气初期勘探阶段。火山岩体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长岭断陷深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2006 Vol. 41 (S1): 33-36 [摘要] ( 323 ) [HTML 1KB] [PDF 555KB] ( 662 )
37 孙庭斌, 潘良云, 张宏伟, 赵建儒, 马国福, 刘永昌
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酒泉盆地中生代为拉张断陷盆地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NE向东断西超的早白垩世次级凹陷,表现为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特征,具备形成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背景。以往的油气勘探主要针对构造油气藏,虽获得一些重大发现,但近年勘探效果并不理想。文中针对该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品质差的特点,充分利用钻井资料,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水平切片、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层序地层学等技术对青西、营尔两个凹陷的构造—地层油气藏进行了勘探、研究。
2006 Vol. 41 (S1): 37-41 [摘要] ( 307 ) [HTML 1KB] [PDF 968KB] ( 674 )
42 杨波, 陈海清, 王光华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岩性圈闭形成及有利勘探区带划分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第三系为一套拗陷湖盆沉积地层,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该区经过多期次勘探后,目前已进入以岩性圈闭为主要目标的勘探阶段。本文根据柴西南具有相对平缓沉积背景、三大物源控制沉积相带和后期构造运动剧烈的特点,通过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各时期的主要物源和沉积相展布,研究岩性圈闭形成的构造沉积背景,明确岩性圈闭发育的主要目的层段和有利勘探区带。
2006 Vol. 41 (S1): 42-46,79 [摘要] ( 294 ) [HTML 1KB] [PDF 1247KB] ( 348 )
47 杨松岭, 孙云艳, 张欲晓, 王玮
缅中盆地Pyay油田勘探挖潜效果
位于缅甸中央盆地南部Prome海湾次盆北部的Pyay油田,是一个有近30余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滚动扩边和增储上产是该油田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对Pyay油田三维区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寻找未钻探圈闭,针对低速团块分析深层气藏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在中深层未勘探层系进行储层预测,识别出有利储层发育区等,使Pyay油田的滚动勘探取得突破。
2006 Vol. 41 (S1): 47-51 [摘要] ( 313 ) [HTML 1KB] [PDF 952KB] ( 527 )
外刊题录
29 李建林, 于志龙, 吴清龙, 于广瀛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在南堡凹陷的应用
南堡凹陷储层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快,断裂发育,准确落实复杂断裂带构造形态及进行地层对比难度大。文中针对储层特点,在区域构造解释、复杂断裂带精细解释、地层精细对比、储层综合预测、岩性圈闭预测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该地区地质特点的技术系列,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2006 Vol. 41 (S1): 29-32 [摘要] ( 325 ) [HTML 1KB] [PDF 702KB] ( 556 )
综合研究
52 熊晓军, 贺振华, 黄德济, 文晓涛, 宁忠华
一种新的裂缝储层的数值模拟方法
为了客观地反映裂缝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缝储层数值模拟方法——微观矢量宏观标量法(MIVMAS)。该方法综合考虑裂缝发育带内裂缝与围体介质的物理性质,利用微观的Christoff矢量方程计算每个裂缝发育带的等效纵波速度,得到新的速度模型和反射系数模型;然后利用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宏观的标量波动方程对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该方法以裂缝带整体特征为研究对象,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为裂缝储层的波场特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6 Vol. 41 (S1): 52-56 [摘要] ( 334 ) [HTML 1KB] [PDF 956KB] ( 582 )
62 刘春芳, 肖坤叶, 徐虹, 史彩娟
海外低勘探程度地区勘探技术与应用
在海外地震测网稀或不规则、钻井少甚至没有钻井资料且地质构造复杂的所谓低勘探程度地区进行风险勘探,其并不十分明朗的勘探前景为我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低勘探程度地区的勘探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盆地的主力凹陷、确定盆地的主力勘探层系和成藏组合、选择有利构造带和规模目标等,形成了一套以规模目标为核心的定量—半定量评价标准及成熟的工作流程。将这套技术应用于海外B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2006 Vol. 41 (S1): 62-65 [摘要] ( 251 ) [HTML 1KB] [PDF 781KB] ( 628 )
80 李强, 王庆魁, 沈伟成, 杨玉志
同一油田网状河与辫状河沉积微相的比较研究及其影响
本文对网状河与辫状河从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体系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两种河流沉积微相模式及其与油藏的关系,并阐述了不同沉积模式对分层作用、注水开发、吸水状况以及单井产能的影响。充分分析和利用两种河流沉积微相的不同特征,对油田的生产、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6 Vol. 41 (S1): 80-85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776KB] ( 602 )
94 赵明, 倪天禄
利用系统试井资料求取异常高压油藏储层渗透率变化系数的方法
在异常高压油藏储层中,储集层渗透率随地层压力下降而急剧降低,渗透率变化系数是重要的特性参数。本文研究了异常高压油藏稳定渗流规律,建立了利用系统试井资料求取渗透率变化系数的方法。
2006 Vol. 41 (S1): 94-95 [摘要] ( 322 ) [HTML 1KB] [PDF 334KB] ( 466 )
96 崔汝国, 曹国滨, 王彦春, 皮金云
影响VSP层位标定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VSP与常规地震二者的野外观测、室内资料处理、深层地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VSP层位标定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减小对比差异的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优化的VSP资料处理流程,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6 Vol. 41 (S1): 96-99 [摘要] ( 279 ) [HTML 1KB] [PDF 756KB] ( 716 )
100 李晓良, 王庆魁, 丁长新, 沈伟成
水淹层地化评价技术应用
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老油田综合含水率越来越高,采用常规的分析手段对油层水洗程度、水淹程度、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和原油组分的定量分析研究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小层内,由于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严重,水洗程度极不均一,给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精细研究小层内的剩余油分布,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措施、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是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工作。使用地化录井技术研究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是对储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它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定量解释和评价方面,可以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诸如剩余油饱和度、油层水淹状况等问题。
2006 Vol. 41 (S1): 100-104,108 [摘要] ( 304 ) [HTML 1KB] [PDF 429KB] ( 540 )
105 闫文华, 江宏涛
开发阶段的构造精细解释与综合研究——以留北、岔河集等开发项目为例
与勘探阶段相比,开发阶段的构造解释和储层研究更加精细,突出表现在对小断块、低幅度、岩性圈闭等目标的精细刻画和评价上。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主要从地震地质层位的精细标定、精细构造解释、精细井间油层分析和精细的圈闭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利用多信息优选出有利目标和井位,从而为油田的扩边挖潜提供地震地质依据。
2006 Vol. 41 (S1): 105-108 [摘要] ( 298 ) [HTML 1KB] [PDF 866KB] ( 582 )
109 李晓良, 刘文涛, 张家良, 王学力
大港油田南部油区储层伤害及治理
油田注水开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采用注水方法获取的产油量占了很大比重。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地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形成部分油水井近井和远井地带油层污染和机械堵塞等现象,造成其渗透能力下降,从而对其正常生产形成不良后果,使油井低效开采,注水井注水量下降,开发效果变差。
2006 Vol. 41 (S1): 109-114 [摘要] ( 293 ) [HTML 1KB] [PDF 495KB] ( 550 )
115 刘文涛, 李晓良, 王庆魁, 刘建青
常规亲水稠油油藏注水吞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在油田开发中,稠油油藏在储量和产量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开发稠油油藏难度大、驱替效果差。本文根据亲水介质水驱油机理和室内注水吞吐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改善这类油藏开发效果的新方法——注水吞吐采油开发。该方法利用亲水孔隙介质常规稠油油藏水驱油机理,将井底蹩压的注水井直接转采,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后再次将其转注,经过几轮的反复吞吐和油水置换后,可将注入水向油层纵深推进,直到实现正常的水驱开发。
2006 Vol. 41 (S1): 115-118 [摘要] ( 245 ) [HTML 1KB] [PDF 445KB] ( 488 )
119 潘一, 肖立志, 张元中, 付建伟, 赵晓亮, 陈海峰, 沈卫国
网络化永久性油气藏远程动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油气藏永久性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用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作为井下永久性传感器,测量目的层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模拟信号;在井口建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将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通过GPRS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并以Web形式发布到Internet网络上,同时提供移动用户浏览接口,且当数据异常时可以发送报警短消息。该系统实现了油气藏的远程实时动态监测,可以为油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006 Vol. 41 (S1): 119-122 [摘要] ( 307 ) [HTML 1KB] [PDF 411KB] ( 487 )
127 王贺林, 申本科, 陈景萍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对砂砾岩地层的精细划分
本文以中国K油田一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为实例,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判别沉积和间断的测井曲线特征。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图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突变界面,深度分别为2760m和3180m。
2006 Vol. 41 (S1): 127-129,132 [摘要] ( 268 ) [HTML 1KB] [PDF 691KB] ( 637 )
133 徐维秀, 段卫星, 萧蕴诗, 唐廷海, 祝媛媛
勘探矢量图约束下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了在勘探矢量图约束下基于特征点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方法。从可形成数字化地震采集工程图的两种图件——遥感影像和勘探矢量图的特点分析入手,阐述了遥感影像精校正过程中特征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以矢量图作为约束,采用全局和局部变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变换参数,对数据做重采样处理,实现遥感影像的图像精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地震采集工程的遥感影像精校正处理流程。实际的应用图件表明该技术和流程是可行性的。
2006 Vol. 41 (S1): 133-137 [摘要] ( 335 ) [HTML 1KB] [PDF 565KB] ( 566 )
138 纪学武, 徐礼贵, 张振生, 李明杰, 张延庆, 李秀芬, 刘东琴
新领域重点研究成果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油气勘探新领域综合研究在2005年取得了丰富成果。在冀东滩海南堡1~2号构造带、松辽深层天然气、鄂尔多斯中生界岩性油藏、塔中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等地区与领域的勘探获得四项重大突破;在鄂尔多斯西峰两侧及白豹地区、渤海湾盆地岐口凹陷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深层及连片等勘探研究中获得重要发现;在营尔等凹陷的勘探研究中获得六项有价值的发现。总结新领域研究成果发现,富油凹陷、前陆冲断带、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和外围重点盆地是油气发现主要领域;重视基础和精细研究,强化主导技术是新领域不断发现的关键。
2006 Vol. 41 (S1): 138-141 [摘要] ( 290 ) [HTML 1KB] [PDF 422KB] ( 534 )
井间地震
57 于京波, 潘红卫, 郭增虎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及效果
寻找隐蔽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难题,我国东部吉林油田的中浅层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油气勘探已由早期的构造圈闭勘探转变为现今的以隐蔽圈闭勘探为主的阶段。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前缘带三维连片工区及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综合应用构造精细解释、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及沉积(微)相分析、模型正演、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或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效果。
2006 Vol. 41 (S1): 57-61 [摘要] ( 370 ) [HTML 1KB] [PDF 1066KB] ( 482 )
66 王云波, 陈元忠, 沈亚, 贾新友
柴北缘地区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
本文参考近年柴达木盆地区域综合研究成果,对柴北缘地区重新进行了区带划分,并从构造、沉积、演化等方面对各个区带进行了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指出了柴北缘地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和目标:①马海—大红沟凸起在近年的勘探中已获得重大发现,但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西段是柴北缘近期实现储量增长的现实地区,东段勘探潜力有限;②冷湖构造带利用攻关的新地震资料发现、复查了冷湖五号四高点、冷湖七号等一批有利目标,有望在东段(深层)获得新的突破,续写冷湖老油田的辉煌;③潜伏构造带油源条件优越,圈闭规模大,一旦获得成功,将形成油气大场面;④山前构造带是战略准备区,值得进一步做工作。
2006 Vol. 41 (S1): 66-69 [摘要] ( 315 ) [HTML 1KB] [PDF 673KB] ( 568 )
86 洪月英, 杜远生, 邓述全, 王玉柱, 张颖, 周海燕
马西洼槽中南部区带综合评价
马西洼槽是饶阳凹陷的主力生油洼槽,它为任丘潜山构造带、南马庄构造带、八里庄构造带提供油源。马西中南部剩余资源量较大,勘探目的层系多、勘探领域广,有较大勘探潜力。通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构造精细解释和地质综合评价认为,马西断裂构造带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带,南马庄构造带为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带。
2006 Vol. 41 (S1): 86-93 [摘要] ( 340 ) [HTML 1KB] [PDF 1196KB] ( 826 )
123 张家良, 熊英, 丁长新, 王其昌
开发后期储层孔喉半径变化规律研究及治理对策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层,成为开发后期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实现层间产量接替的必然选择。由于对强吸水层的大孔道缺乏定量认识,影响了调驱的效果。文中通过油藏渗流规律研究,提出利用注采井组之间的调配见效时间来计算开发后期强吸水储层的孔喉半径,并提供了高渗透条带突进流量的计算方法,对封堵强吸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 Vol. 41 (S1): 123-126 [摘要] ( 264 ) [HTML 1KB] [PDF 400KB] ( 495 )
测井技术
70 张宝权, 张少阳, 尚卫忠, 王立
松辽盆地深层区域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松辽盆地深层东部断陷区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勘探实现跨越,徐深1井等取得重大发现,提交探明储量超千亿方。作为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重要接替的西部断陷区,古龙—长岭断陷在地层、构造、沉积等方面与徐家围子断陷具有类似的特征。
2006 Vol. 41 (S1): 70-74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538KB] ( 715 )
75 周晶, 曹来圣, 崔全章, 孙增玖, 李楠, 杨长友, 英紫娟, 孙立志, 汤昶
大民屯凹陷西斜坡Es4段岩性油气藏整体解剖
本文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应用精细地质分析、属性分析、地震相、测井相、沉积相分析、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对大民屯凹陷西斜坡Es4段岩性油气藏进行了整体解剖,有效地识别了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 Vol. 41 (S1): 75-79 [摘要] ( 391 ) [HTML 1KB] [PDF 932KB] ( 561 )
130 赵明, 王羽
开发动态的功能模拟预测方法及应用
在考虑多类别、多种因素对动态指标以及成本预测的综合影响时,往往缺少定量化模拟预测手段,由于油藏工程方法多属于机理型模型、单一条件统计规律模型,因此不适合此类条件下的定量预测。
2006 Vol. 41 (S1): 130-132 [摘要] ( 252 ) [HTML 1KB] [PDF 250KB] ( 556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