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年 35卷 2期
刊出日期:2000-04-15

目录
论文
经验交流
新书介绍
消息
讨论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2000 Vol. 35 (2): 0-0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78 )
论文
139 王维佳
弹性波在海底多分量记录上的特征
本文针对由水层及弹性基底组成的简化海洋模型,解出弹性波入射时的海洋波场,然后导出海底多分量的接收特性。该特性随到达弹性波的频率和波数而改变,并与海水—基底的密度比、海水的深度以及基底的纵横波速度比有关,即可看成与海洋模型参数有关的f-k滤波器。若已知到达的弹性波场,就能通过傅里叶法最终合成海底全波场的多分量理论记录。该方法易于数值实现。研究表明:(1)海底的压强分量及质点运动垂直分量中都含有到达弹性波及其引起的水柱混响;两种分量中的弹性波同相,水柱混响反相。这一现象为压制水柱混响、增强弹性波提供了机会。(2 )海底质点运动的水平分量中只存在弹性波,没有水柱混响,表明海底水平分量有利于接收SV波,例如 P- SV转换波。(3)小偏移距时,P波主要呈现在压强及垂直分量上,SV波则主要分布在水平分量上,波场呈分离状态。
2000 Vol. 35 (2): 139-146 [摘要] ( 264 ) [HTML 1KB] [PDF 531KB] ( 490 )
147 吴清岭, 李伟, 陈可为, 崔敬伟
无反射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及其应用
虽然利用全声波方程进行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可以计算全声波波场值,但是也常常会出现层间多次波,给资料解释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根据无反射声波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解法,实现了自激自收时间剖面的制作,避免了层间多次波的产生。本方法不但允许速度有纵向变化,而且允许速度有横向变化,这使得模拟复杂地质构造的地震响应成为可能。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2000 Vol. 35 (2): 147-153 [摘要] ( 325 ) [HTML 1KB] [PDF 492KB] ( 512 )
154 张帆, 贺振华, 黄德济, 唐湘蓉
预测裂隙发育带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技术
地壳岩体的变形和裂缝系统的形成常常受到构造运动及其作用强度的影响,裂隙的产生同构造应力场分布密切相关,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效果又依赖于地层的岩石物性特征。本文针对特定的地震层位使用连续介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内主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分布。基于这种理论的计算结果既同该地层的地震数据分析相关也与其岩石物性特征紧密联系,我们运用该技术较为成功地预测了研究区内裂隙发育带的宏观平面分布。因此,该技术在油气藏资源评价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2000 Vol. 35 (2): 154-163 [摘要] ( 307 ) [HTML 1KB] [PDF 866KB] ( 503 )
164 马云潜, 汪步紧, 陈慧蓉
用地震资料提高储层参数插值精度的新方法——3-D协克里格与主成分下沉法
本文运用 3- D协克里格方法将地震资料和井孔数据结合,从而提高了油藏参数插值精度。 3- D协克里格技术适用于远离井区的油藏参数模拟,通过加入地震特征信息,使得油藏参数的插值精度比单纯使用从井孔获得的硬数据高,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采样密度高、分布范围广的地震特征数据 (软数据 )和从井孔获得的硬数据的融合。在选取地震特征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降低地震特征数据的维数,并提出利用主成分下沉法获得采样点的协变量来避免采用平均井点参数值的方法,因此提高了参数模拟精度。同时也为地震数据 (软数据 )和井孔数据 (硬数据 )的结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采用胜利油田埕岛南区的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效果明显。
2000 Vol. 35 (2): 164-169 [摘要] ( 287 ) [HTML 1KB] [PDF 500KB] ( 542 )
170 彭真明, 肖慈珣, 杨斌, 王斌
地震、测井联合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研究
通过提取井旁地震道的特征参数,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其与测井声波时差的非线性映射,进而外推井底以下声波曲线,从而实现地震、测井联合预测井底以下的地层压力。该方法克服了单纯地震层速度或单纯声波时差预测地层压力的局限性。经 NH地区实际资料模拟预测,效果良好。
2000 Vol. 35 (2): 170-174 [摘要] ( 344 ) [HTML 1KB] [PDF 425KB] ( 508 )
175 凌云, 张汝杰, 高军, 吴伟康
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研究
野外干扰波调查是指导正确选择野外采集参数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采集数据的质量。本文采用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 [1]对西藏工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知在高速层出露地区干扰波速度范围是 3000-4700m/s。其中速度小于3500m/s的干扰波可通过野外组合有效压制;而速度大于4000m/s的干扰波则很难压制,且其方向决定于周围高速层出露的形态。此外,由于地层倾角陡,反射波也存在一定的方向特性。因此在这类地区作数据采集时,采集参数要随地表高速层出露的形态和反射层的陡度而改变。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方形排列干扰波调查方法与其它观测方法相比,能更准确地求取干扰波速度、方向,而且还具有求取信噪比的独特功能。
2000 Vol. 35 (2): 175-184 [摘要] ( 346 ) [HTML 1KB] [PDF 1047KB] ( 453 )
185 肖建华, 宋彦琦, 彭方和
点爆炸震源干扰波理论研究
采用地震波的双源传递机理和正压介质模型,可以对疏松地质介质中点爆炸震源产生的干扰波进行理论研究。本文提出,在疏松激发层中易于产生低频稀疏纵波和低频 SV面波干扰,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近似解。结果表明,对给定的激发层厚度、岩性、有效信号低端频率和波的时域衰减陡度,存在一个最小井深 Hmin。当炮孔深度大于 Hmin时,增大井深可以更好地压制干扰。如果炮孔深度小于 Hmin,增大井深并不能削弱稀疏纵波,反而使这一干扰波更强。当 Hmin大于激发层厚度时,则井深增大同样使稀疏纵波干扰更强。结果还表明,存在一个由岩性和波的时域衰减陡度决定的临界井深增量Δ H,当井深增量远小于这一值时,井深增量变化并不能显著削弱 SV面波干扰。文中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在井深试验时常常碰到的似是而非的现象。对于提高野外资料采集质量和在处理中压制干扰波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近似。
2000 Vol. 35 (2): 185-192 [摘要] ( 298 ) [HTML 1KB] [PDF 543KB] ( 449 )
193 周成当, 杨体源
井中低频声激发极化电场理论模型
声激发极化是在声波作用下饱和流体孔隙介质中的声波场向电磁波场转化的一种非线性地球物理现象,即声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过程。在低频条件下,声源在井眼和地层中产生的波场能量主要以井眼斯通利波的形式存在并沿井眼壁传播,描述声激发极化过程的方程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简化。本文首先模拟和分析了横向各向同性和均匀各向同性孔隙饱和介质在高频和低频下的全波列波形,然后在考虑到实际井眼中自然电场存在的前提条件下系统推导了低频声波激发极化电场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声激发极化敏感系数的概念和定义
2000 Vol. 35 (2): 193-201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631KB] ( 561 )
202 张建中, 周熙襄, 王克斌
密度随深度变化的二度体重力正演公式
沉积岩的密度是随深度而变化的,用重力资料研究盆地及其内部构造时必须考虑变密度的情况。本文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表示成任意次多项式函数,推导出了计算任意和规则形状二度变密度体重力异常的通用解析公式。通过对有关理论模型的计算,与其它已知方法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和公式正确、适应性强。
2000 Vol. 35 (2): 202-207 [摘要] ( 323 ) [HTML 1KB] [PDF 314KB] ( 465 )
208 朱培民, 王家映, 詹正彬, 顾汉明, 朱光明
随机共轭梯度反演法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反演方法——随机共轭梯度法。该方法采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快速收敛到某一极值 ;再用启发式反演方法跳出局部极值 ;然后使用非启发式反演方法收敛到另一局部极值,反复进行此过程 ;并在解空间范围内搜索,保留所有的局部极值,最终确定最优解。它继承了随机爬山能够全局寻优、共轭梯度法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的优点,能快速搜索到全局最优解。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反演算法,特别适用于求解非线性、多极值的最优化问题和地球物理反问题。
2000 Vol. 35 (2): 208-213 [摘要] ( 352 ) [HTML 1KB] [PDF 425KB] ( 556 )
214 王宏琳, 高绘生
基于设计模式的地震并行处理应用框架
本文研究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流水、扇出扇入、主从和混合并行计算模式,并针对这些模式设计和实现了 GRISYS地震并行处理应用框架。利用这个框架,不需要对以往大量的串行地震处理模块作任何改动,可以在工作站集群计算机或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上实现并行处理。
2000 Vol. 35 (2): 214-221 [摘要] ( 328 ) [HTML 1KB] [PDF 558KB] ( 417 )
消息
146 范文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总被引频次及其在全国各类科技期刊中的位置
2000 Vol. 35 (2): 146-146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59KB] ( 373 )
184
关于征集“南方地区第十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
最近,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就2000年学术研讨会的安排发布公告,明确“南方地区第十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由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物探研究所承办,第六物探大队协办,于2000年10月中旬在南京市召开。
2000 Vol. 35 (2): 184-184 [摘要] ( 224 ) [HTML 1KB] [PDF 69KB] ( 514 )
271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关于2000年学术研讨会安排的公告
根据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一次全委会决定,今后一段时间的学术研讨会继续将面向多方面。
2000 Vol. 35 (2): 271-271 [摘要] ( 205 ) [HTML 1KB] [PDF 102KB] ( 384 )
新书介绍
221
《地球物理勘探软件平台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地球物理勘探软件平台技术))(王宏琳著),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地球物理勘探软件技术的最新进展,内容涉及:地球物理操作系统、工作空间和并行处理环境,地球物理可视化、交互应用框架和协同工作环境,地震数据模型、数据银行和数据仓库,以及石油勘探开发软件集成平台。
2000 Vol. 35 (2): 221-221 [摘要] ( 211 ) [HTML 1KB] [PDF 80KB] ( 205 )
经验交流
222 熊艳, 包吉山, 肖慈珣
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及油气
利用模糊理论和 BP网络相结合组成的模糊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克服单独使用 BP网络的局限性,可在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区进行储层及油气预测。通过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在单独应用 BP网络进行储层及油气预测效果较差的地区,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0 Vol. 35 (2): 222-227 [摘要] ( 314 ) [HTML 1KB] [PDF 498KB] ( 561 )
228 谢用良, 唐建明, 杨振武
地震地层反演在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陆相致密碎屑岩领域油、气储层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本文以多井约束地震地层反演技术配套和完善了川西致密非均质气藏描述技术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线,结合钻井、地质、测井、测试等资料,深入研究分析含油、气的地震响应特征,在确定气藏分布范围、描述空间几何形态、反演储集参数、研究沉积相和储层非均质性以及预测高产富集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0 Vol. 35 (2): 228-235 [摘要] ( 354 ) [HTML 1KB] [PDF 668KB] ( 475 )
236 傅朝奎, 唐建人, 李勤学, 蒋连斌, 霍庆军, 孔令纲
利用联合组合效应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采用检波器和激发井联合组合效应能够压制频率较低、能量强、视波长较短的面波和短波长、高频率的随机噪声等,实现抬信压噪,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以达到提高其分辨率的目的。我们在大庆探区某试验区采用了检波器和激发井联合组合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0 Vol. 35 (2): 236-243 [摘要] ( 383 ) [HTML 1KB] [PDF 1387KB] ( 457 )
244 李卫忠, 王成礼, 马在田
叠前主分量重建随机噪声衰减
随机噪声是地震勘探中不可避免的一类干扰波,叠前记录中随机噪声的存在不但会引起资料信噪比的降低,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动、静校正的精度,影响资料处理的质量。目前已有很多衰减随机噪声的方法在应用中见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它们大多基于叠后数学模型开发,在叠前应用有时会因为其理论基础或叠前资料本身的某些特点而使应用效果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分量重建技术的方法,不但可以很好地衰减随机噪声,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叠前道集中的剩余静校正量,有助于提高剩余静校正的精度,从而可以保护信号的高频成分。
2000 Vol. 35 (2): 244-256 [摘要] ( 315 ) [HTML 1KB] [PDF 1242KB] ( 493 )
讨论
257 熊翥
中国西部地区物探工作的思考
针对西部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如何获得好的勘探效益,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西部地区油气勘探难度很大,要获得勘探的高效益,必须坚持科学的勘探程序,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加大勘探投入和新技术投入,十分注重勘探成效。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做到物探先行。物探先行,不完全是一个勘探部署问题。要做到物探先行,除了要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外,还必须根据西部地区具体情况,抓住几项影响物探工作勘探效果的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勘探的大好场面和物探技术自身的大发展。西部地区地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静校正、低信噪比和正确成像归位成为影响地震勘探效果的三项关键技术。文中 :对于前两个问题,从技术角度上得出了一些明确的结论 ;而第三个问题,它牵涉到速度场的研究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推广应用,这里结合山地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隐含地对它们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明确了技术攻关的思路。
2000 Vol. 35 (2): 257-270 [摘要] ( 348 ) [HTML 1KB] [PDF 1415KB] ( 426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