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年 33卷 S1期
刊出日期:1998-12-30

目录
论文
   
目录
0
目录
1998 Vol. 33 (S1): 0-0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92 )
论文
1 肖建华
孔隙岩石的一般波动理论
在简要回顾孔隙弹性理论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在孔隙弹性和经典弹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关于物质定义的悖论。遵照Bernstein关于这一悖论可在Green弹性意义下得以解决的发现,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不变性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孔隙弹性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引入了两个新的基本参数,以描述孔隙介质中液体和固体的物理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性系统理论中,孔隙介质可由4个基本参数组来定义(固体弹性、流体弹性、固-液耦合和液-固耦合)。孔隙介质的波动特性是在一般方程基础上通过区分低频波和高频波而加以讨论的。
1998 Vol. 33 (S1): 1-11 [摘要] ( 233 ) [HTML 1KB] [PDF 751KB] ( 711 )
12 李套山, 商建领, 潘文峰, 刘振夏, 杨汝超, 钱绍瑚
SN368与TELSEIS STAR采集系统的对比
近年来,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有少数探区仍然坚持使用类似14位的SN368仪器,但大部分探区却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从国外引进了24位新一代采集系统,并形成了一种潮流。那么新仪器对油气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到底具有什么优势呢?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24位仪器对我国目的层在2.OS以下的石油勘探来说,其记录品质不比SN368系统好,二者基本相当。因为新仪器设计的动态范围虽然较大,但实际可用的动态范围并不比15位仪器的大,而且无有效提升高频小信号的功能。因此,当前在地震勘探中应克服"唯武器论"的倾向。为适应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尽快地着手研制新型的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
1998 Vol. 33 (S1): 12-17 [摘要] ( 246 ) [HTML 1KB] [PDF 641KB] ( 568 )
18 钱绍瑚, 高建华, 谷永兴, 李套山, 刘振夏, 王晓华
地层吸收衰减模型的制作及补偿方法的研究
本文讨论了地层对地震信号选频衰减的原理,并且导出了建立地层吸收衰减模型的公式:D=-27.29Q(-1)ft0;进而建立了本工区的衰减模型,计算了有关的吸收指数,层频率吸收指数G1=∑D/f,传播距离吸收指数G2=∑D/H,指出了大地的低通滤波效应是时变的和空变的。为了对地层衰减进行补偿,除采用自然频率较高的检波器外,还采用低截止频率较高的前置滤波器,才能达到提升和补偿高频信息的目的。
1998 Vol. 33 (S1): 18-24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558KB] ( 673 )
25 刘世文, 陈振声
可控震源谐振干扰的压制
问题的提出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有很多优点,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可控震源激发也会产生谐波干扰,即在原始单炮记录上产生与初至平行的、频率在20~40HZ的谐波。谐波较弱时可延续几百毫秒,强时遍及整张记录。人们习惯上把这种干扰叫做谐振。谐振出现的部位和时间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1998 Vol. 33 (S1): 25-30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504KB] ( 638 )
31 傅朝奎
关于地震采集中的井深和药量的研究
在地震采集中合理地选择井深和药量是取好地震采集资料的基础和关键。本文论述了井深和药量选择的依据,阐明了合理的井深和药量设计在地震生产中可以大大地节省试验的时间,提高时效的利用率,可以为地震解释工作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地震信息,可以大大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8 Vol. 33 (S1): 31-34 [摘要] ( 286 ) [HTML 1KB] [PDF 435KB] ( 620 )
35 康立乾, 刘保国, 李文慧
用初至波校直法消除弯线炮记录中的浅层干扰波
常规二维滤波方法难以消除复杂地表区弯曲测线地震记录中的浅层干扰。本文从分析地震记录中初至波和有效波时距曲线的形态出发,提出了将初至波校直的去噪方法。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消除弯线炮记录中的浅层干扰具有良好的效果。
1998 Vol. 33 (S1): 35-39 [摘要] ( 248 ) [HTML 1KB] [PDF 519KB] ( 615 )
40 马劲风, 赵圣亮, 曲志浩
声波测井数据的深度域转换到时间域采样方法研究
用常规的深度域到时间域采样方法,对测井曲线或反射系数序列进行深时转换时,会丢失许多薄储层的信息,造成测井与地震资料匹配不好、井旁道子波提取不准、测井约束反演的剖面缺失薄层信息等后果。改进后的采样新方法不仅记录时间信息,还记录了层位信息,可以在深─时转换后保留更多的薄层信息,使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更好地匹配。
1998 Vol. 33 (S1): 40-45,55 [摘要] ( 297 ) [HTML 1KB] [PDF 509KB] ( 700 )
46 李桂元, 石长福
超临界角反射及其应用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低信噪比资料会严重影响处理效果。为此,本文绘出一种提高信噪比的处理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当v2/v1>1时,在临界角以外能形成超临界角反射,若采用保护超临界角反射的处理方法,便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经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998 Vol. 33 (S1): 46-55 [摘要] ( 254 ) [HTML 1KB] [PDF 1051KB] ( 643 )
56 顾培城, 卢贵和
一种估算最大炮检距的新算法
目前采集参数设计的原理和算法基本上都是沿用60年代的,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突飞猛进,野外采集方法有了很大变化,有些算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勘探实践和技术水平,需要作一些必要的改进和发展。在排列参数最大炮检距的设计中,我们从动校正原理出发,考虑了动校正拉伸畸变的切除对炮检距的限制,引入分段线性递增速度函数,推出了一个估算最大炮检距的新算法。经实践检验,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998 Vol. 33 (S1): 56-60 [摘要] ( 256 ) [HTML 1KB] [PDF 410KB] ( 661 )
61 温森来
福山凹陷地震资料处理──论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的重要性
采集、处理和解释是地震勘探中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哪一环扣不紧都会影响剖面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和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所限,又极易导致这三个环节扣而不紧,从而波及剖面的质量。因此,强化地质意识和现场分析,实施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有助于剖面质量的提高。通过福山凹陷地震资料的处理,证实了这一论点。
1998 Vol. 33 (S1): 61-71 [摘要] ( 251 ) [HTML 1KB] [PDF 1148KB] ( 471 )
72 雷克辉, 朱广生, 毛宁波, 段建康
在小波时频域中研究沉积旋回
以小波分析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时频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傅氏变换时频分辨率的限制,而且具有比傅氏变换更强的特征提取功能,还可以对特定频段和时段的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由于沉积构造运动的周期性,海(湖)平面会出现有规律的升降,地层沉积在时间方向上也表现出相应的旋回性。这种地质上的旋回性,使得地震波场中波的频谱沿时间方向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符合时频分析研究信号的特点。因此,通过小波时频分析寻找不同类型沉积旋回与小波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既可以分析沉积旋回体内部物性变化,指导储层预测,又可以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一个很好的相标志。
1998 Vol. 33 (S1): 72-78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501KB] ( 577 )
79 卢刚臣
塘沽─新村三维区几种典型地震相分析
为了配合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在分析了塘沽─新村三维区大的沉积环境──近岸水下扇之后,应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ES33、ES34两个亚层序进行了地震相──沉积微相的划分。该区存在湖槽型重力流水道及隆起区两类沉积区,前者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出槽状(或楔状)下凹充填地震相和连续下四充填地震相;后者的顶部垒块区表现为上超充填地震相,斜坡处见足状底超地震相(包括项积底起足状地震相及前积底超足状地震相)。对以上几种典型的地震相分析,有助于对该区沉积相分布特征的了解。
1998 Vol. 33 (S1): 79-88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790KB] ( 541 )
89 刘秋生, 李火车, 贾艳君, 张玉体
兰聊断裂带“横向三分”结构及其意义
兰聊断层是东濮箕状断陷的东边界,紧邻主要生烃洼陷带。多年来人们将其横向分为上下两盘:下降盘发育着下第三系构造和砂体;上升盘存在古潜山和古河道。地质家们一致认为兰聊断裂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长期以来针对不同目标进行了广泛钻探,除早期发现白庙下第三系油气田外,仅有一口井获工业油流,勘探效果不佳。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提出了兰聊断层"横向三分"的新概念,即上升盘、下降盘和夹于其间的复杂断阶带。指出复杂断阶带最为有利,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开展的工作。
1998 Vol. 33 (S1): 89-97 [摘要] ( 265 ) [HTML 1KB] [PDF 769KB] ( 663 )
98 于学滋, 刘洪生
倾向断层效应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所谓倾向断层,是指断层的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平行的断层。在倾向断层作用下,地层在剖面上表现出的重复、缺失及错动现象,本文称之为倾向断层效应。在倾向断层效应中,很多正断层或平移断层表现为道断层;而很多道断层或平移断层又表现为正断层。本文对这类断层在走向剖面、倾向剖面、水平切片上的表现形式作了探讨。
1998 Vol. 33 (S1): 98-104 [摘要] ( 259 ) [HTML 1KB] [PDF 410KB] ( 641 )
105 李玲, 冯许魁
用地震相干数据体进行断层自动解释
地震相干数据体是指对相邻地震道数据计算相干系数而形成只反映地震道相干性的新数据体。本文应用地震相干数据体是为了对地震数据进行求异去同,突出那些不相干的地震数据,以便用来解释断层、岩性异常体与灰岩缝洞等地质现象。这项断层解释技术是一项自动和半自动解释技术。它不需要事先观察垂直剖面,对地震反射层位进行解释,也不需考虑很多地质因素,只需在地震相干数据体的时间切片上对不相干数据带进行解释,然后再返回到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垂直剖面上,验证以上水平切片上的断层解释的合理性。此法不仅能客观地自动解释小断层,而且能大大提高断层解释的效率和精度。
1998 Vol. 33 (S1): 105-111 [摘要] ( 223 ) [HTML 1KB] [PDF 713KB] ( 696 )
112 严建文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强化开采
四维地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油藏强化开采(EOR)的一项技术,它通过求取不同时间三维地震测量之间的差异来对油田的采油过程进行监测,划分油田的死油区,指导加密钻井。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了四维地震的技术水平、开展四维地震的条件、四维地震资料分析及实际试验研究成果等,并提出了关于四维地震用于EOR的几点认识。
1998 Vol. 33 (S1): 112-121 [摘要] ( 247 ) [HTML 1KB] [PDF 800KB] ( 631 )
122 李国发, 李观寿, 张立勤, 王艳仓
利用时空域预测实现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
本文在对频率─空间域预测滤波压制随机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域线性预测压制随机噪声。与频率─空间域方法相比,时间─空间域预测法可以自由地控制算子在时间方向的长度,尤其对中、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具有更强的压制随机噪声的能力。该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全三维随机噪声衰减。文中给出了应用此方法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例子,表明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噪手段。
1998 Vol. 33 (S1): 122-128 [摘要] ( 243 ) [HTML 1KB] [PDF 614KB] ( 566 )
129 陆文凯, 李衍达
用二维复倒谱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二维复倒谱是建立在地震资料中邻近区域内的地震子波基本不变基础上的。相对于地震资料的一维复倒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序列在二维复倒谱上有着较好的可分性,故可以利用二维复倒谱进行子波提取和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人工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998 Vol. 33 (S1): 129-133 [摘要] ( 247 ) [HTML 1KB] [PDF 423KB] ( 592 )
134 徐常练
复杂介质中的波场运动学特征及参数反演
地震勘探所面对的地表和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沿用了几十年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要提高勘探的水平,必须尽可能多地利用地震波中的信息,这就需要采用更接近地下真实情况的模型和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算法。国内外的地球物理学家已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
1998 Vol. 33 (S1): 134-140 [摘要] ( 222 ) [HTML 1KB] [PDF 564KB] ( 702 )
141 杨建礼, 周杰
如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油气预测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作烃类检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油气预测技术,但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条件以及预测结果的稳健性和多解性,导致预测结果不理想。为此,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ANN油气预测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其预测结果的稳健性和多解性,并为如何较好地应用ANN进行油气预测提出了建议。
1998 Vol. 33 (S1): 141-144 [摘要] ( 223 ) [HTML 1KB] [PDF 329KB] ( 536 )
145 陆文凯, 李衍达
SVD分解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SVD分解算法在处理地震数据时,利用地震数据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这一特点,能有效地进行信号和噪声的分离。地震数据经SVD分解后,按能量的大小分为若干个本征值,从理论上来说以信号为主的本征值的有效频宽相对于原始数据的有效频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宽,因而根据能量分布对以信号为主的本征值进行相应的频率补偿,并剔除以噪声为主的本征值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均得到改善。将此法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效果明显。
1998 Vol. 33 (S1): 145-149 [摘要] ( 240 ) [HTML 1KB] [PDF 546KB] ( 649 )
150 孔炜, 刘国明, 孙慧斌, 陈满朝
二维地震剖面的时间、振幅及相位最小平方校正
在二维地震剖面解释中,相交剖面普遍存在时间、振幅、相位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给构造及岩性解释带来许多麻烦。为此,本文提出了二维地震剖面的时间、振幅、相位的最小平方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在最小平方意义下,求取实地震道三个标度(时间、振幅、相位)的校正因子,再通过校正来实现剖面间的互相匹配。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三个标度的一致性校正,整个二维地震测网内剖面,特别是构造及地层的对比,复杂地区的剖面得到了很好的闭合。凡经校正后的剖面的精度均得到了提高,更加易于解释,可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加精确的地震资料。
1998 Vol. 33 (S1): 150-154,163 [摘要] ( 216 ) [HTML 1KB] [PDF 428KB] ( 504 )
155 刘秋生, 贾艳君, 竺知新, 姜小林
东濮凹陷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东濮凹陷众多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地震勘探的一个成功范例。东濮凹陷是我国较先采用模拟磁带、较先开展数字地震、率先进行三维地震并实现大连片的地区。由于该区断层极其发育,构造破碎严重,如文明察油田面积仅有6.8km2,却被切割成192个小断块。因此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要把断层解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现一条小断层,就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含油气圈闭;断层位置移动,有可能扩大合油面积;断层组合形式的变化,有可能导致一个局部构造格局的变化。文中还就三维勘探的正确使用提出了具体意见。
1998 Vol. 33 (S1): 155-163 [摘要] ( 281 ) [HTML 1KB] [PDF 690KB] ( 545 )
164 安四喜, 陈秀儒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大地电磁测深法是石油非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研究、仪器使用、野外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等方面分析了该方法的现状,然后阐述了该方法在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勘探中的作用,最后从地质任务需要、野外施工条件等方百对该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998 Vol. 33 (S1): 164-167,174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326KB] ( 770 )
168 徐维秀
CGM写入器的实现及应用
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计算机绘图软件采用CGM(ComputerGraphicsMetafile)格式绘图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参照CGM国际标准,研制了CGM写入器,开发了生成CGM文件的接口函数,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CGM的ASCll码文件浏览器和CGM图形数据编辑重生成等程序。这样就实现了CGM图形文件的存储和数据转换,以及对现有的商业软件的CGM成图进行编辑修改(包括图件各种标注的修改、拼图、图件的缩放、增加汉字标注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利用CGM写入器,使所有在工作站上开发的、基于X-Window或GKS的应用程序较容易地生成CGM格式图形文件,借用CGM解释器,实现CGM格式的绘图。结合胜利油田的863项目"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分析评估系统"的子课题,我们已经完成了13类成图图件的CGM格式出图。
1998 Vol. 33 (S1): 168-172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347KB] ( 527 )
173 李红桃, 袁建国, 王辉
关于SUN工作站“根文件系统满”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目前,有不少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软件运行于SUNI作站Solans操作系统平台上。人们在往磁带上备份地震数据时没有对根文件系统进行写操作,却常遇到"根文件系统满"信息,从而使系统停止了工作。本文就此信息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其处理方法。
1998 Vol. 33 (S1): 173-174 [摘要] ( 211 ) [HTML 1KB] [PDF 171KB] ( 438 )
175 岳永霞
勘探数据库的建立与发展
油地球物理勘探局自1973年成立以来,探区几乎遍布全国陆地。二十多年来,累计完成二维地震五十多万公里,三维地震一万多平方公里,已积累了大量的勘探资料。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开创石油勘探新局面,不但要求有先进的生产方法,而且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
1998 Vol. 33 (S1): 175-176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200KB] ( 549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