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年 37卷 1期
刊出日期:2002-02-15

目录
论文
经验交流
人物介绍
消息
综述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2002 Vol. 37 (1): 0-0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93 )
论文
1 张宝金, 成谷, 王云专, 王晓华
去噪强度、去噪效率与振幅保真
本文从去噪强度和去噪效率的角度对信噪比与保真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去噪强度即应用滤波因子在对应的数据窗内去除噪声的总能量,而去噪效率则是对应于去噪强度的信噪比的变化率。去噪强度越大,去噪效率越低,保真性越差。在相同去噪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较高去噪效率的方法就是保真性好的方法。准确估计信号、有效衰减强噪声是降低去噪强度、提高去噪效率的核心。叠后估计信号比较准确,叠前去噪优势较强,叠前、叠后联合去噪更能达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保真度的目的;对不同能量的噪声,选择不同的去噪强度并使之达到最佳,可以达到保真的目的。
2002 Vol. 37 (1): 1-5 [摘要] ( 338 ) [HTML 1KB] [PDF 599KB] ( 496 )
6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Green函数法
在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中,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提供地质上可解释的偏移图像(如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本文根据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具体物理特性,采用Green函数法实现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Green函数算子的具体构造中使用了稳定的Rytov近似计算慢度横向扰动引起的散射波场。用Marmousi模型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Green函数法的偏移结果不仅与常规的利用双平方根算子的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结果相当,而且还能为偏移速度分析提供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对野外各种观测系统的适应性也很强。
2002 Vol. 37 (1): 6-10 [摘要] ( 289 ) [HTML 1KB] [PDF 999KB] ( 490 )
11 高尔根, 徐果明, 蒋先艺, 罗开云, 刘同庆, 谢端, 史进良
三维结构下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
本文基于Snell定律和Fermat原理对三维任意界面情况下的两点间射线追踪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一阶不完全Taylor展开等方法,推导出一个适用于三维介质分布情况下计算反(折)射点的2×2阶正定矩阵;从任意给定的初始路径出发,对射线路径进行逐段迭代计算,当整条射线路径的校正量之和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时,迭代计算过程结束,以最后一次迭代计算所得的射线路径作为最终的三维射线路径,进而实现三维结构下射线追踪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相当快,且计算精度可根据需要达到任意要求。
2002 Vol. 37 (1): 11-16 [摘要] ( 310 ) [HTML 1KB] [PDF 623KB] ( 574 )
18 胡天跃, 王润秋, 温书亮
聚束滤波法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
本文简单介绍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及合成资料处理结果;详细描述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两套南海深海地区地震资料中多次波的实施步骤与效果。对于珊瑚礁产生的大范围强烈多次波,采用多次使用聚束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不同范围的多次波,取得了较高分辨率和较小计算量的优化效果。处理结果表明,聚束滤波方法可以消除相对较强的多次波,并增强较弱的一次波。对莺东南盆地一块海底多次波相当严重的深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聚束滤波方法对于消除远道和近道多次波的效果都相当好,并且优于常规的二维滤波方法对多次波的压制效果。
2002 Vol. 37 (1): 18-23 [摘要] ( 353 ) [HTML 1KB] [PDF 1008KB] ( 564 )
24 张世俊, 杨慧珠, 董渊, 杜启振
遗传算法反演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是用来描述含有平行垂直裂隙的裂缝性油气藏的最简单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本文针对任意各向异性程度的HTI介质水平反射界面,根据任意方位角(测线方向与主轴方向的夹角)转换波动校正速度公式,利用遗传算法反演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在多分量三维勘探中,通过P-P方位变化的动校正速度,反演出P波入射的垂直速度、Thomsen参数δ和地下裂缝的方位角,通过P-S1、P-P可以求得S1-S1波随方位变化的动校正速度,反演出S波入射的垂直速度和Thomsen参数γ。为了有效地克制优化问题中的非线性、多峰值问题,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以得到全局最优解;并采用伪并行遗传算法,有效防止搜索过程中早熟现象的发生。
2002 Vol. 37 (1): 24-28 [摘要] ( 420 ) [HTML 1KB] [PDF 445KB] ( 511 )
29 王建立, 郭树祥, 杨长春, 张洪宙
广义谱分解地震道内插方法
假频同相轴的地震道内插可以在f-k域内进行,这时的道内插是对原道集的f-k谱展宽后实施的。本文从讨论具有固定时差的同相轴的谱特征出发,分析了原道集谱与内插道集谱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实现了道内插。
2002 Vol. 37 (1): 29-32,38 [摘要] ( 295 ) [HTML 1KB] [PDF 668KB] ( 509 )
33 胡立新, 杨德宽, 何兵寿, 魏修成
延迟爆炸法的理论分析
通过分析野外试验数据,研究了延迟爆炸情况下地震波的传播特点。采用正演模拟和其他数学手段,探讨了延迟爆炸时地震波主频、频宽、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入射角对上述因素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药量条件下,采用延迟爆炸激发方式可增大地震波主频、拓宽地震波频宽、增大下行地震波能量;在常规地震勘探入射角范围内进行延迟爆炸激发时,由入射角所引起的地震波波形及其频谱畸变十分微小。从野外叠加剖面可看出,延迟爆炸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勘探分辨率。
2002 Vol. 37 (1): 33-38 [摘要] ( 317 ) [HTML 1KB] [PDF 551KB] ( 561 )
39 徐果明, 孙新蕾, 肖翔, 吴永刚, 赵宝忠, 曲斌
温压条件下水饱和砂岩岩样纵波波速和衰减的测量与规律
在温度28~80℃及3.33~60.0MPa围压条件下,通过对大庆油田19块水饱和砂岩岩样进行测量,得到了纵波波速参数(v0)、波速压力系数(av)、波速温度系数(bv),品质因子(Q,包括纵波参数Q0)、压力系数(aq)、温度系数(bq)、压力系数的温度系数(cq)等完整可靠数据;得到大庆1号及2号井岩样纵波波速及Q与围压及温度之间的拟合公式。测量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水饱和砂岩岩样的纵波波速和Q均与压力以及温度呈线性关系,Q的压力系数也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2002 Vol. 37 (1): 39-43 [摘要] ( 332 ) [HTML 1KB] [PDF 445KB] ( 477 )
44 刘堂宴, 郑勇, 傅容珊, 王绍民
提高测井建模精度的一种方法
本文提出了测井建模时利用反演理论的L1范数对个别离群点的不敏感特性删除离群点数据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用L1范数建立方程参数的初始值,再用最大距离迭代方法去掉离群点,最后利用高斯假设(最小二乘法)在没有离群点的数据中建立测井模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离群点数据的自动删除,并具有客观删除标准。应用这一方法建立的测井评价模型满足精度要求,操作规范
2002 Vol. 37 (1): 44-47 [摘要] ( 328 ) [HTML 1KB] [PDF 322KB] ( 582 )
48 康南昌
阿尔金断裂系与塔中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阿尔金断裂系是我国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数次顺时针张扭与逆时针压扭的交替作用,特别是古生代以来该断裂系的构造演变,对其西北侧的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系晚加里东早期的左行压扭导致塔中构造格局的形成,而海西早期的续行压扭作用则是塔中地区构造改造的主要原因
2002 Vol. 37 (1): 48-52 [摘要] ( 286 ) [HTML 1KB] [PDF 469KB] ( 547 )
53 马海珍, 雍学善, 杨午阳, 鲁烈琴, 王小卫
地震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的一种方法
本文剖析了地震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传统方法中影响成图精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传统方法中造成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的原因。从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方法,指出了在浮动基准面地震工区中使用本方法的条件和要求,并将其扩展为适合于深度偏移的层速度建模方法。本方法采用层位反偏移技术、沿层横向叠加速度谱剖面技术、三维空间射线追踪层速度相干反演技术和图形偏移构造成图技术,对各反射目的层位进行单层速度场建立与构造成图,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影响速度场和构造图精度的主要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速度场建立与构造成图的精度,是一套技术先进、省时实用的速度建模与构造成图方法
2002 Vol. 37 (1): 53-59 [摘要] ( 428 ) [HTML 1KB] [PDF 809KB] ( 532 )
60 韩小俊, 施泽进, 李亚林
利用分形维拾取地震波初至的一种改进算法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拾取地震道初至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割法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沿地震道的分形维,并从其变化特征中拾取初至。但是以往的方法在计算时耗时多,而且其结果依赖于插值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的插值问题,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增强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2002 Vol. 37 (1): 60-63 [摘要] ( 334 ) [HTML 1KB] [PDF 347KB] ( 538 )
消息
16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安排
2002 Vol. 37 (1): 16-17 [摘要] ( 221 ) [HTML 1KB] [PDF 173KB] ( 485 )
63
SPG/SEG北京2003国际地球物理会议与展览 地球物理走向西部国内征文通知
2002 Vol. 37 (1): 63-64 [摘要] ( 269 ) [HTML 1KB] [PDF 151KB] ( 493 )
96
沉痛悼念刘颂威同志
2002 Vol. 37 (1): 96-97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88KB] ( 259 )
经验交流
65 黄捍东, 魏修成, 叶连池, 贺振华, 黄德济
分形边缘检测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裂缝检测与图像分析中的边缘检测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基于IFS图像边缘检测理论,提出了地震分形边缘检测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钻井数据能很好吻合。因此,该方法能够较方便、可靠地识别地下裂缝的横向变化,是一种有效的裂缝预测技术
2002 Vol. 37 (1): 65-68 [摘要] ( 411 ) [HTML 1KB] [PDF 370KB] ( 564 )
69 范国章, 牟永光
裂缝各向异性对纵波叠加地震资料的影响
裂缝分布模式的差别导致了介质速度属性的不同,带来了共中心点道集的动校正剩余时差,进而影响了共中心点道集的叠加效果,增加了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复杂性。而这些复杂性包含了裂缝分布特征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提取和解释这些复杂性包含的信息,使得利用纵波地震资料寻找有利裂缝发育带成为可能
2002 Vol. 37 (1): 69-72 [摘要] ( 311 ) [HTML 1KB] [PDF 515KB] ( 516 )
73 张向君, 李幼铭, 刘洪
神经网络结构风险最小油气预测
本文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从理论上给出了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该方法能自适应地扩展神经网络的容量,从而完成网络的结构设计,并且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的训练精度和泛化能力,进而提高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文中给出了本文方法在吉林油田开发区块储层油气检测的应用实例,效果很好
2002 Vol. 37 (1): 73-76 [摘要] ( 275 ) [HTML 1KB] [PDF 369KB] ( 478 )
77 许红梅
薄层灰岩的油气富集区预测方法初探——以川北大安寨段为例
本文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对大安寨段介屑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后发现,溶蚀和淋滤作用可能是大安寨段薄层灰岩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裂缝是有利条件或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对小断层识别,并结合振幅、突变指数等地震参数,预测大安寨段介屑灰岩为油气富集区,预测结果和实钻情况吻合,研究成果已用于开发和勘探部署中,并取得较好效果
2002 Vol. 37 (1): 77-84 [摘要] ( 268 ) [HTML 1KB] [PDF 855KB] ( 541 )
85 汪恩华, 万忠宏
基于相似背景的储层预测方法及效果
利用地震信息作储层预测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然而,陆相沉积(尤其是河流相沉积)地层条件下,直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中、深部薄(互)储层预测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对薄(互)地层的空间展布、结构特征及相互间组合关系进行检测和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相似背景的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关键点是无须知道层间子波、上覆层效应等因素,也能将与地层无关的影响因素基本消除,只保留与地层固有特性相关的信息。理论记录及实际资料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效果较好
2002 Vol. 37 (1): 85-89 [摘要] ( 294 ) [HTML 1KB] [PDF 515KB] ( 429 )
综述
90 陈强, 王宏琳
数字油田:集成油田的数据、信息、软件和知识
数字油田是油田的一种虚拟表示,使人们可以探察汇集有关该油田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并与之互动。本文综述数字油田有关技术,介绍开放结构的数据银行、信息平台、应用软件工具,以及知识集成环境
2002 Vol. 37 (1): 90-96 [摘要] ( 330 ) [HTML 1KB] [PDF 736KB] ( 596 )
人物介绍
99
地球物理学家 陈小宏
2002 Vol. 37 (1): 99-99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53KB] ( 316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