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年 50卷 1期
刊出日期:2015-02-15

目录
卷首语
消息
采集技术
处理技术
地震模拟
偏移成像
综合研究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目录
0
目录
2015 Vol. 50 (1): 0-0 [摘要] ( 290 ) [HTML 1KB] [PDF 435KB] ( 896 )
0
英文摘要
2015 Vol. 50 (1): 0-0 [摘要] ( 264 ) [HTML 1KB] [PDF 180KB] ( 928 )
卷首语
1
写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出版第50卷之际
2015 Vol. 50 (1): 1-1 [摘要] ( 105 ) [HTML 1KB] [PDF 532KB] ( 333 )
采集技术
2 孙成禹, 蓝阳, 李世安
多孔隙介质中炸药激发耦合关系对激发效果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同一种炸药在不同孔隙比介质中的激发效果不同,不同炸药在同一介质中的激发效果也不同。本文分别分析了几何耦合和阻抗耦合对激发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爆炸能量利用率为准则,给出了饱和水介质中爆炸能量利用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多孔介质中的炸药激发效果,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在爆炸作用初期,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洞壁质点速度和压力减小。然而由于其衰减速度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洞壁质点速度和压力有可能较耦合装药时更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合理的非耦合装药对于更深层的地震勘探更为有利。②在高密度、高速度的碳酸盐岩中激发,孔隙比的增加引起洞壁质点速度的增大和压力的减小。在爆炸作用初期,岩石中的能量和能量利用率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隙比低的介质中的能量和能量利用率增加得更快,因此需综合考虑爆炸扩腔和地震子波能量来选取激发介质。③在低密度、低速度的黄土中激发,洞壁质点速度、压力和岩石中的能量均随着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隙比对能量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更大。以上结论对不同岩性中炸药类型的选取有一定借鉴作用。
2015 Vol. 50 (1): 2-7 [摘要] ( 546 ) [HTML 1KB] [PDF 4289KB] ( 1317 )
8 叶亚龙, 李艳青, 张阿漫
平面气枪阵列远场子波模拟及优化
气枪阵列的远场压力子波具有良好的地震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海底资源勘探。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气泡动力学方程,并在上述模型中加入简化的热力学模型,仅需知道气枪的工作压力、工作容积即可计算出远场压力子波。另外,针对平面阵列,对Ziolkowski模型进行了修正及简化,再将上述模型计算结果与Nucleus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良好。最后,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气枪平面阵列进行优化,发现在气枪阵列总体积变化较小时即可有效增大气泡比,并探讨了气枪容积在优化前后的变化规律,为气枪震源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15 Vol. 50 (1): 8-13 [摘要] ( 605 ) [HTML 1KB] [PDF 2323KB] ( 953 )
14 赵贤正, 邓志文, 白旭明, 袁胜辉, 李海东, 唐传章
二连盆地草原区环保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本文在分析传统地震采集作业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草原区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低频可控震源少台数施工、数字检波器接收、无线节点地震仪采集、“一”字法和横翻排列施工等系列技术。上述技术在二连盆地的应用,不仅满足了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而且减少了地震勘探现场施工对地表植被的伤害,实现了在草原区环保地震勘探的目标。
2015 Vol. 50 (1): 14-19 [摘要] ( 594 ) [HTML 1KB] [PDF 7982KB] ( 1267 )
处理技术
20 王本锋, 陈小宏, 李景叶, 张华
POCS联合改进的Jitter采样理论曲波域地震数据重建
由于采集条件的限制及后续处理中废炮废道的剔除,使得地震数据成为不完整数据体,这将影响后续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反演,因此有必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本文结合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POCS)方法对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阈值模型对二维地震数据重建结果及收敛速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指数阈值模型(q=0.5)和改进的Jitter欠采样方法在频率域对每一有效频率切片进行二维重建,最终实现三维地震数据重建,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迭代过程中,定义了新的误差函数公式,从而在保证重建质量的同时有效地结束迭代,再次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数据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5 Vol. 50 (1): 20-28 [摘要] ( 769 ) [HTML 1KB] [PDF 5168KB] ( 996 )
29 高少武, 赵波, 高轩, 祝宽海, 李桂芳
OBC水陆检数据匹配技术
本文通过计算水检数据与陆检数据及陆检数据希尔伯特地震道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函数,直接确定最佳相位匹配因子;然后使用水检数据与相位匹配处理后的陆检数据,直接确定最佳匹配算子。本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水检数据和陆检数据匹配,计算精确、省时、快捷,计算效率高。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5 Vol. 50 (1): 29-32 [摘要] ( 668 ) [HTML 1KB] [PDF 3691KB] ( 1294 )
33 马继涛, 陈小宏, 薛亚茹
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
地震数据处理中二维情况下的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算法已很成熟;但在三维情况下,当地下地层在横测线方向存在一定倾角时,利用二维SRME算法进行多次波预测存在一定误差,且通过自适应相减无法弥补所预测多次波模型的误差,因此开发了三维SRME算法。由于地震数据采集的限制,三维情形下震源和检波器在横测线方向分布过于稀疏,直接将二维SRME算法拓展到三维无法准确预测多次波。本文假定三维情况下每道记录对应的多次波贡献道集是一个双曲线形态,通过对对应多次波贡献道集进行稀疏反演,实现了三维情况下多次波的预测。模拟三维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5 Vol. 50 (1): 33-40 [摘要] ( 608 ) [HTML 1KB] [PDF 4016KB] ( 1291 )
41 冯全雄, 王彦春, 李三福, 但志伟, 张兴岩, 方中于
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在近海油气地震勘探中,压制在海面及海底之间的短周期水层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传统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或SRME压制此类多次波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方法,该方法在τ-p域用已知水层参数(水速和水深)构建初始模型,并利用波场延拓方法来预测水层多次波模型,然后采用自适应相减从原始数据消除多次波。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应用,表明此法能有效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2015 Vol. 50 (1): 41-47 [摘要] ( 550 ) [HTML 1KB] [PDF 10074KB] ( 1129 )
48 宋维琪, 刘太伟
地面微地震资料τ-p变换噪声压制
针对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中噪声特点,根据实际有效事件同相轴不规则、静校正难度大的情况,从有效事件角度出发,研究了地面微地震资料τ-p变换去噪方法,以微地震有效事件作为识别目标,在τ-p域进行识别、分析、提取。针对常规τ-p变换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分辨率低的缺陷,应用了高分辨率τ-p变换方法;为了适应τ-p变换特性,提出了有效事件时差校正法,并采用邻近事件进行约束。最后用模型以及实际资料进行验证,改善了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制微地震实际监测中的噪声,特别是线性相关噪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增强了地面微地震事件的辩识度。
2015 Vol. 50 (1): 48-53 [摘要] ( 626 ) [HTML 1KB] [PDF 12418KB] ( 977 )
54 谭玉阳, 何川, 张洪亮
基于初至旅行时差的微地震速度模型反演
为精确定位微地震震源,需已知压裂井和监测井所在工区准确的地层速度模型。常规速度建模方法需用射孔记录中P波和S波初至旅行时信息校正地层速度,这要求已知准确的射孔起始时间。然而受施工条件等因素影响,实际监测过程中射孔的起始时间很难准确测量。因此,本文基于Levenberg-Marquardt反演算法,提出一种利用初至波旅行时差信息替代旅行时进行速度模型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可在射孔起始时间未知的情况下反演出地层速度模型。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试处理,从处理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受观测系统布设位置及初至拾取精度等因素影响,反演出的速度模型存在一定误差,但利用该模型可将射孔位置定位到其真实位置附近,表明该速度模型可用于微地震震源定位。
2015 Vol. 50 (1): 54-60 [摘要] ( 782 ) [HTML 1KB] [PDF 4521KB] ( 1214 )
61 秦宁, 王延光, 杨晓东, 王常波, 梁鸿贤, 关键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5 Vol. 50 (1): 61-66 [摘要] ( 692 ) [HTML 1KB] [PDF 5422KB] ( 1482 )
67 陆自清, 郭媛
叠前反演中部分叠加道集的优化校正
在叠前反演过程中,常常遇到近、中、远部分道集叠加的时间、振幅等不闭合现象,其结果导致弹性参数反演的质量与可信度下降。本文使用目标层位控制、残差数据相关性判别、质控因子等方法进行部分道集数据的闭合校正。首先确定期望输出道集数据以及相应的目标层位与时窗后,计算待校正数据与期望输出数据的残差互相关系数;再利用相关系数判别待校正道集与期望输出道集的相关程度,对不符合反演要求的道集数据,引入均方根振幅指数、预测指数这两个质控因子对待校正道集进行优化;最后使其与期望输出道集较好闭合。实例证明,利用归一化均方根振幅指数和预测指数因子优化时移量和振幅缩放系数,能够相对可靠的控制部分道集校正的质量,提高叠前反演的效果。
2015 Vol. 50 (1): 67-70 [摘要] ( 531 ) [HTML 1KB] [PDF 4357KB] ( 1393 )
71 牛琳, 李冰, 王彦春, 刘志伟, 邓世广
高密度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通过依次应用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分频模型迭代剩余静校正和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有序地计算高密度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量,进一步解决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2015 Vol. 50 (1): 71-76 [摘要] ( 619 ) [HTML 1KB] [PDF 5534KB] ( 1253 )
偏移成像
77 王维红, 郭雪豹, 石颖, 刘诗竹
VSP逆时偏移及其存储策略研究
在逆时偏移算法中,应用常规的随机边界方法虽可节约存储空间,但浅层常伴有随机噪声。应用PML边界方法虽可改善上述状况,却又面临地震波场存储的压力。为此,本文采用优化系数的高阶有限差分方法实现VSP数据逆时深度偏移,采用拉普拉斯去噪方法压制低频噪声,并兼顾考虑精度和存储,在PML边界震源波场正传过程中保存部分波场,进而利用保存的信息与检波点波场同步反传,不仅可有效地节约存储空间,也确保了替代波场信息的可靠性。断层模型测试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以低存储实现高精度的VSP逆时偏移,相比于地面地震偏移,断层成像更清晰、准确。
2015 Vol. 50 (1): 77-83 [摘要] ( 729 ) [HTML 1KB] [PDF 2030KB] ( 1181 )
地震模拟
84 兰锋, 李明, 李艳东, 田瀚
应用黏弹性波动方程模拟地震低频阴影
以地震频谱分解为基础的低频阴影提取技术是一项有效的烃类检测方法,但是对于低频阴影的产生机理一直缺少明确的解释。本文通过建立含流体饱和介质的等效地质模型,采用黏弹性波动方程进行正演模拟,对得到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频谱分解,探讨低频阴影现象的产生机制。在低频(如15Hz)瞬时频谱剖面中,含油气储层下方表现为强能量团;当频率增加到55Hz以上时,含油气储层下方的能量则比低频瞬时剖面中对应位置的能量要弱得多,这就是典型的低频阴影现象。对低频阴影形成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低Q值(QP小于90,QS小于70)且达到一定厚度(厚度大于半个地震波长)的储层,低频阴影现象明显,出现在储层下方最先存在波阻抗差异的地层界面处。
2015 Vol. 50 (1): 84-90 [摘要] ( 651 ) [HTML 1KB] [PDF 4956KB] ( 1354 )
综合研究
91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裂缝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
裂缝性储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也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本文针对中国深部陆相河流相碎屑岩裂缝储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包括VSP和三维地面地震采集设计、VSP处理与储层参数求取、VSP驱动的全方位地面地震数据处理、储层构造和储层沉积解释以及纵波地震属性、VSP信息和测井信息的综合解释,并最终获得了裂缝性储层的预测结果。通过研究认为,裂缝储层预测要以储层的构造、沉积解释为基础,对于陆相碎屑岩裂缝储层,需要储层沉积相解释才能正确预测裂缝性储层发育带。在此基础上,仍需进行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预测裂缝油气藏目标。
2015 Vol. 50 (1): 91-102 [摘要] ( 667 ) [HTML 1KB] [PDF 29839KB] ( 2033 )
103 秦海旭, 吴国忱
裂缝储层孔隙度、饱和度计算方法
裂缝性储集层孔隙度和饱和度是评价油气藏的重要参数。本文提出了运用裂缝介质各向异性梯度计算裂缝介质孔隙度和饱和度的新方法,其流程为:1计算裂缝介质的截距与梯度;2计算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梯度;3固定两个参数(孔隙度、饱和度)中的一个参数计算另一个参数。虽然文中方法不可能同时反演出裂缝的孔隙度与饱和度,但是对于实际油田开发仍具有应用价值。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地震记录信噪比对反射系数有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孔隙度和饱和度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015 Vol. 50 (1): 103-110 [摘要] ( 569 ) [HTML 1KB] [PDF 3705KB] ( 1338 )
111 王保丽, 孙瑞莹, 印兴耀, 张广智
基于Metropolis抽样的非线性反演方法
基于Metropolis抽样的非线性反演应用贝叶斯理论框架,是一种基于蒙特卡洛的非线性反演方法,能够有效地融合测井资料中的高频信息,提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滑动平均模拟算法(FFT-MA)和逐渐变形算法(GDM)得到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先验信息;进而构建似然函数;最后利用Metropolis算法对后验概率密度进行抽样,得到反演问题的解。其中FFT-MA模拟作为一种高效的频率域模拟方法,融入GDM更新算法之后,可以在保持模拟空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连续修改储层模型,保证反演结果有效地收敛,直至满足实际观测地震记录。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基于Metropolis抽样的非线性反演可以提供合理的弹性参数信息,尤其是提高纵波速度的分辨率,即使信噪比较小时,仍然可以反演出合理的弹性参数信息,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当不考虑噪声时,纵、横波阻抗的反演分辨率较弹性参数本身的反演分辨率更高。
2015 Vol. 50 (1): 111-117 [摘要] ( 782 ) [HTML 1KB] [PDF 6297KB] ( 1290 )
118 王宗俊, 胡光义, 范廷恩, 曹思远, 田楠, 陆卿荣
Q值提取中的窗口效应
品质因子Q是岩性分析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属性。大部分的Q值估算方法都需要开窗口提取地震子波谱,不同形状、宽度的窗口对地层衰减信息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不同地震子波谱和不同窗口的条件下,通过模型测试,分析了地层Q值的估算误差。测试结果显示,在一般情况下,提取的谱比信息容易受到窗口形状、宽度的影响,由此估算的Q值是不可信的。进一步的测试发现:在衰减窗口条件下,提取的谱比信息在中高频段满足准确的衰减关系,且该特征与窗口形状和宽度无关。据此估计的Q值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015 Vol. 50 (1): 118-122,135 [摘要] ( 635 ) [HTML 1KB] [PDF 3976KB] ( 1219 )
123 张卫卫, 何敏, 朱明, 汪瑞良, 庞雄, 颜承志
应用AVO技术识别深水区非亮点气藏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A气田ZJ210气层为珠江组SB21层序界面之上的深水浊积水道化朵叶体砂岩,储层物性好。砂岩含气后表现为明显的亮点特征和第3类AVO异常。位于A气田北断层下降盘的E构造的ZJ210层由于没有亮点显示,一直被认为不含气。经过岩石物理分析认为,当砂岩储层埋深(从海底算起)超过2000m时,应用纵波阻抗无法识别储层及含气性,进而提出利用密度识别储层、λρ属性及第2类AVO异常识别含气性的新观点,并明确λρ小于25GPa·g/cm3为该区含气砂岩识别的量板值。针对深水区钻井少,建模低频缺失的特点,还利用地震速度体与井数据联合建立反演初始模型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初始模型低频缺失的问题,并通过叠前反演、AVO综合分析,预测E构造ZJ210层有较高含气性,且得到钻探证实。
2015 Vol. 50 (1): 123-128 [摘要] ( 893 ) [HTML 1KB] [PDF 7260KB] ( 1327 )
129 桂金咏, 高建虎, 李胜军, 李海亮, 王万里
面向实际储层的流体因子优选方法
本文提出了面向实际储层的流体因子优选方法,该法的实质同传统岩石物理交会分析、Dillon流体指示因子相同,都是利用测井曲线及测井解释成果曲线进行流体因子的优选,并将井点优选结果推广到全区。但传统岩石物理交会分析方法效率太低,面对数目庞大的流体因子,通过两两组合进行交会,不仅繁琐且工作量较大,盲目性太强。而Dillon方法需已知全区岩性分布范围,未考虑背景岩性的影响,对于多种流体类型共存的情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流体指示系数计算方式。为此,本文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统计理论,首先进行流体因子对不同流体储层与背景岩性的区分能力对比,然后再进行不同流体储层识别能力的对比,从而优选出不受背景岩性与流体类型数目影响的流体因子。文中方法较好地保留了Dillon流体指示系数的优点,在兼顾实际测井资料的误差以及数据叠置等问题的同时,将背景岩性的影响纳入到识别能力评价标准中,且能够适合多种流体类型共存的情况。本文方法可在全区岩性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开展流体识别工作。
2015 Vol. 50 (1): 129-135 [摘要] ( 548 ) [HTML 1KB] [PDF 5618KB] ( 1198 )
136 赖生华, 梁全胜, 曾洪流, 李鹏飞
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及其地震岩性学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为例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2段煤层直接上覆或下伏于砂岩的地层结构特征,设计了六个地质模型(包括3个层状砂岩模型及3个楔状砂岩模型),利用褶积模型,将相应的反射系数模型与主频为5~120Hz、步长为5Hz的0°和90°相位的雷克子波进行褶积(采样间隔为1ms),从而得到了不同子波主频的合成地震记录。通过提取合成地震记录的砂岩顶、底界面或砂岩中心振幅,首次模拟了0°和90°相位子波情况下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的厚度、位置及与砂岩的距离对砂岩地震反射的调谐频率、振幅及极性都会产生影响,煤层可以使砂岩地震反射同相轴极性反转,以致于难以预测薄层砂岩厚度,特别是当煤层厚度不稳定或煤层与砂岩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砂岩顶、底界面或中心的振幅不能反映薄层砂岩的厚度;在存在不同厚度、位置煤层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其他方式预测薄层砂岩的厚度,如利用不同位置的振幅地层切片等。
2015 Vol. 50 (1): 136-143 [摘要] ( 670 ) [HTML 1KB] [PDF 5834KB] ( 1289 )
144 郭旭升, 尹正武, 李金磊
海相页岩含气量地震定量预测技术及其应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为例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为例,通过岩心含气量与地球物理参数交会分析,找到含气量敏感地球物理参数—密度,并建立含气量与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到计算含气量的经验公式。结合叠前反演获得的密度体便可计算出含气量数据体,从而达到定量预测页岩含气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通过叠前密度反演可实现该区页岩含气量的定量预测,而且精度较高,同时指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底部含气量最高,可作为勘探开发的首选层段。
2015 Vol. 50 (1): 144-149 [摘要] ( 736 ) [HTML 1KB] [PDF 7038KB] ( 1384 )
地震地质
150 朱梓强, 卢刚臣, 李玉海, 赵秀丽, 隋祥军, 李莉
北大港潜山带翼部成藏特点及勘探前景
北大港潜山带位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之间,主要分为构造主体区和构造围斜区两部分,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演化特点。以往勘探都是以围绕潜山高点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本次研究发现构造围斜部位具有紧邻油源断层、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上倾方向受分割断层或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封堵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巨大。
2015 Vol. 50 (1): 150-155 [摘要] ( 514 ) [HTML 1KB] [PDF 13461KB] ( 927 )
156 王云波, 李洪革, 沈亚, 李想, 王光华, 谭伟
阿尔金山山前带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山前带东段发育两组成因不同的断裂体系,分别受控于阿尔金走滑作用和东昆仑冲断作用。坪东、鄂东、牛北等主要断裂控制了“隆坡相间”的构造格局,各构造单元的形成演化差异性明显,导致了油气成藏特征的不同。早期活动的NNW向深大气源断裂控制油气富集带的形成,不同类型构造单元控制了油气藏的主要类型,晚燕山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长期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和富集层系。
2015 Vol. 50 (1): 156-161 [摘要] ( 555 ) [HTML 1KB] [PDF 5543KB] ( 1522 )
162 罗红梅, 杨培杰, 王长江, 于静, 穆星
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多数据联合约束的岩相模拟
传统的两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基于变差函数,无法再现复杂的地质结构,多点地质统计学利用空间多个点的组合模式来描述地质结构信息,更适合复杂结构地质体的模拟。首先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多数据联合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并通过模型验证了方法的特点和有效性;最后以该方法为基础,联合训练图像、测井数据和地震反演数据,实现了多数据约束下的东营凹陷沙三段地层中三角洲浊积岩沉积区的岩相模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15 Vol. 50 (1): 162-169 [摘要] ( 714 ) [HTML 1KB] [PDF 7132KB] ( 1365 )
非地震
170 白洪涛, 范翠松, 李昂, 何丽莉, 李桐林
基于OpenMP+MPI的2.5维电磁场正演并行化方法
针对2.5维复电阻率电磁场正演串行算法的效率瓶颈,研究了一种基于OpenMP+MPI的混合计算并行化方法。将波数域分解到计算机集群的各节点上,采用MPI对各波数进行并行运算;在各节点内部,对复双共轭梯度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采用OpenMP并行运算。波数等间隔分配到各集群节点,以利负载均衡;集群节点读取各自的模型参数,MPI群集传递当前波数的计算结果,以降低通信开销。不同类型和规模算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方法不仅能够达到与串行方法等同的精度,而且获得了接近线性的加速比。
2015 Vol. 50 (1): 170-176 [摘要] ( 602 ) [HTML 1KB] [PDF 5001KB] ( 1007 )
177 裴建新, 王启, 张秀丽
海洋CSEM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异常研究
鉴于海洋CSEM响应对海底地层的电性变化比较灵敏,故可以依据水合物储层和围岩沉积层的CSEM响应差异,确定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分布范围。在考虑噪声情况下,通过建立一维含水合物储层模型,正演计算获得CSEM响应,进而求得有效异常、综合分析有效异常与发射频率及收发距的关系。研究表明,电磁响应的有效异常可用于确定合适的勘探频率,并由此获得相应的归一化振幅比和相位差曲线,利用有效异常对水合物储层电阻率变化十分灵敏的特性,寻找水合物储层,证明海洋CSEM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
2015 Vol. 50 (1): 177-183 [摘要] ( 593 ) [HTML 1KB] [PDF 3501KB] ( 1084 )
综述
184 撒利明, 杨午阳, 姚逢昌, 印兴耀, 雍学善
地震反演技术回顾与展望
在回顾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分析反演多解性产生的根源、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反演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地震反演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实际应用中还要正确认识理论最优和实际应用效果之间的平衡问题,必须在分外重视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
2015 Vol. 50 (1): 184-202 [摘要] ( 1007 ) [HTML 1KB] [PDF 21155KB] ( 1715 )
消息
202
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
2015 Vol. 50 (1): 202-202 [摘要] ( 332 ) [HTML 1KB] [PDF 598KB] ( 1089 )
202
2015年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重点学术活动安排
2015 Vol. 50 (1): 202-202 [摘要] ( 326 ) [HTML 1KB] [PDF 598KB] ( 1205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