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年 52卷 3期
刊出日期:2017-06-15

目录
消息
采集技术
处理技术
地震模拟
偏移成像
综合研究
岩石物理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目录
0
目录
2017 Vol. 52 (3): 0-0 [摘要] ( 123 ) [HTML 1KB] [PDF 497KB] ( 552 )
0
英文摘要
2017 Vol. 52 (3): 0-0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122KB] ( 512 )
采集技术
411 魏继东
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的野外规模测量与衰减方法
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是地震检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不考虑自身滤波响应,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仅是“检波器外壳的振动”,并不是“地表的振动”。而勘探的目的则希望接收到后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尽管人们确知二者之间存在差异,也在实验室或者野外小规模地进行了一些试验性测试,但是野外大规模的“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测量”一直没有实现。在论证了测试方法的理论合理性后,发展了一项专利技术——“测耦检波器”,实现了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的大规模、高效率野外测量及相应耦合参数的记录。同时,根据野外记录的响应参数,通过室内计算(解耦反褶积),可以有效衰减甚至消除耦合响应对地震数据的影响,提高高频信号的道间一致性,为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分辨率,特别是高频微弱反射信号的识别能力提供保真度更高的基础数据。
2017 Vol. 52 (3): 411-417 [摘要] ( 199 ) [HTML 1KB] [PDF 5805KB] ( 1144 )
处理技术
418 曾庆才, 曾同生, 欧阳永林, 王兴, 宋雅莹, 胡新海
复杂山地层析反演静校正新方法及应用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复杂的近地表结构及难以辨识的初至导致静校正问题异常突出,这已成为制约前陆盆地地下构造准确成像的一大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山地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首先基于小波变换和Lipschitz指数获取有效初至信号并采用相关算法拾取准确的初至,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和LSQR的双尺度反演算法求解精细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最后计算精确的静校正量。将该方法应用于塔里木库车克深地区实际地震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复杂山地的静校正精度。
2017 Vol. 52 (3): 418-425,441 [摘要] ( 219 ) [HTML 1KB] [PDF 13918KB] ( 968 )
426 余江奇, 曹思远, 陈红灵, 何真, 王治强, 陈姝荞
改进阈值的Curvelet变换稀疏反褶积
依据反射系数在曲波域更为稀疏的特点,在曲波域实现稀疏反褶积,同时利用地震记录中反射系数在空间方向的相似性约束反演结果。对数据中的噪声采用一种改进的阈值函数,具有较好的光滑性,通过参数的合理调节,使阈值函数在硬阈值和软阈值之间灵活变化,将改进阈值函数应用于Curvelet变换稀疏反褶积。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改进阈值的Curvelet变换反褶积方法能较好地反演反射系数,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能较好地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2017 Vol. 52 (3): 426-433 [摘要] ( 184 ) [HTML 1KB] [PDF 9229KB] ( 977 )
434 张威, 韩立国, 李洪建, 叶林, 张齐
基于LSMR算法的斜缆数据鬼波压制方法
由于鬼波陷波频率的多样性而使海上地震记录频带变窄、分辨率降低,为此,基于平面波传播理论,推导出τ-p域拖缆观测的总波场与海水表面观测的上行波波场之间新的关系式,建立线性τ-p方程,利用最小平方残差方法(Least Squares Minimal Residual,LSMR)反演求解方程得到海水表面观测的上行波波场,并延拓得到拖缆观测的上行波波场。合成数据及海上实际斜缆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迭代收敛速度快,而且能得到更好、更稳定的解,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改善鬼波的压制效果,达到拓宽地震记录频带的目的。
2017 Vol. 52 (3): 434-441 [摘要] ( 175 ) [HTML 1KB] [PDF 8614KB] ( 999 )
442 张岩, 任伟建, 唐国维
利用多道相似组稀疏表示方法压制随机噪声
针对目前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采用的稀疏表示方法中单一的正交基无法根据地震数据特征自适应调整基函数,基于数据分块的自适应超完备学习字典方法通常忽略块之间相似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道相似组稀疏表示模型的去噪算法。由于地震记录波形在邻近记录道存在较强的相似性,首先在训练窗口内计算与目标地震数据块所包含的多道记录的波形相似度,利用相似度最高的一组数据块构造多道相似组;然后采用自适应超完备字典学习算法完成基于多道相似组的字典构建与稀疏编码;最后通过迭代阈值收缩算法求解L1范数最小优化问题,逐步提高编码系数的稀疏程度,保留地震数据主要特征,压制随机噪声。与现有随机噪声压制算法对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并且能更好地保持复杂区域地震数据同相轴的局部特征。
2017 Vol. 52 (3): 442-450 [摘要] ( 188 ) [HTML 1KB] [PDF 15693KB] ( 757 )
451 徐彦凯, 曹思远, 何元
双曲Radon-ASVD方法压制叠前地震数据随机噪声
针对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强弱分布不均匀时,奇异值分解(SVD)压制噪声的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将双曲变换和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算法。首先对叠前地震数据做双曲Radon变换,确定有效反射波的顶点和速度参数;据此将叠前地震数据分窗口无拉伸动校正后做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最后重建数据,达到压制随机噪声的目的。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压制非均匀分布噪声。
2017 Vol. 52 (3): 451-457 [摘要] ( 178 ) [HTML 1KB] [PDF 10689KB] ( 981 )
地震模拟
458 汪勇, 段焱文, 王婷, 桂志先, 高刚
优化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的二维弹性波波场分离模拟
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其特点是在高阶有限差分中引入了位移梯度,与四阶Lax-Wendroff修正格式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在大网格条件下有效地压制频散、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本文首次将优化的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应用于弹性波场纵横波分离模拟,建立了波场分离的差分格式。通过模型试算分离出来的纵横波特征更加清晰,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于认识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 Vol. 52 (3): 458-467 [摘要] ( 196 ) [HTML 1KB] [PDF 2864KB] ( 794 )
468 蔡志成, 顾汉明, 成景旺, 刘春成, 刘志斌, 刘少勇
大规模变网格三维地震正演MPI并行策略与实现
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是复杂储层波场特征分析和地震响应识别模式建立的重要手段。针对大规模三维模型正演模拟面临的内存消耗巨大、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使用MPI并行技术将模型切割计算,同时为了对局部复杂区域进行精细模拟,引入变网格算法对速度场进行局部加密,从空间上有效提高模拟精度;设计了适用于三维变网格算法的MPI并行子区域划分策略,降低了计算网格点数和内存需求。模型试算表明基于MPI并行变网格方法进行大规模三维正演数值模拟减少了内存消耗、提高了计算效率。
2017 Vol. 52 (3): 468-476 [摘要] ( 202 ) [HTML 1KB] [PDF 5822KB] ( 969 )
偏移成像
477 王鹏飞, 何兵寿
基于行波分离的三维弹性波矢量场点积互相关成像条件
针对传统三维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存在横波合成不准确的难题,提出基于行波分离的矢量波场点积互相关成像条件。首先利用传统波场分离方法获得标量纵波和矢量横波;再对波场分离得到的标量纵波求取梯度获得矢量势纵波,对矢量横波求取旋度得到矢量势横波;然后求取弹性波场的坡印廷矢量并据此对矢量势纵横波进行分解,分别得到上、下、左、右、前、后行波;最后将炮点分解得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矢量纵、横波分别与接收点分解得到的下、上、右、左、后、前矢量纵、横波对应做点积互相关,得到炮点纵波接收点纵波偏移剖面、炮点纵波接收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炮点转换横波接收点纵波偏移剖面和炮点转换横波接收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该成像方法理论上可以消除逆时偏移产生的低频噪声,且无需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做极性校正;模型算例证明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17 Vol. 52 (3): 477-483 [摘要] ( 167 ) [HTML 1KB] [PDF 3519KB] ( 861 )
484 刘瑞合, 赵金玉, 印兴耀, 马妮, 谷玉田
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层析反演策略与应用
随着宽方位和全方位采集方法的广泛应用,地震数据处理中更多地使用大炮检距数据,而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往往对大炮检距数据影响较大,导致成像精度降低。此外,现阶段各向异性偏移算法发展迅速,但是各向异性参数建模技术还相对滞后。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SV波分离的射线追踪方法,为层析反演提供准确的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等信息,通过推导VTI介质层析矩阵的形式,介绍同时迭代重建方法,重点分析VTI介质的三个各向异性参数对不同角度的敏感性,并制定基于角度约束的三参数顺序反演策略。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像深度恢复到真实位置,提高了与井数据的匹配度,能较好地适应复杂构造。
2017 Vol. 52 (3): 484-490 [摘要] ( 186 ) [HTML 1KB] [PDF 6433KB] ( 826 )
491 黄建平, 朱峰, 李振春, 黄金强, 高国超
VTI介质FFD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从波动方程出发,借助声学近似假设得到VTI介质中qP波的频散关系方程并进行有理化近似,推导出不同精度的FFD (Fourier finite-difference)波场延拓算子(由频率-波数域的相移项、频率-空间域的时移项及有限差分补偿项三部分组成),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了VTI介质FFD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该偏移方法具有单程波偏移的高效性,适用于介质强横向变速情形,且考虑了介质各向异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在实现上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误差分析、脉冲响应和SEG/EAGE岩丘模型成像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其成像精度也比常规各向同性成像方法有明显提高。
2017 Vol. 52 (3): 491-501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3498KB] ( 795 )
502 吴吉忠, 刘成权, 张建坤, 李玉存
倾角域自适应孔径叠前时间偏移
本文利用倾角成像道集确定真地层倾角和倾角成像区,避免了用常规方法直接求取地层倾角的巨大困难,在叠前时间偏移过程中可根据地层倾角自适应地确定偏移孔径,既保证了构造正确成像,同时又避免了过大偏移孔径导致的偏移噪声产生的弊端,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应用本文方法在南堡凹陷老爷庙构造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在信噪比较低、偏移噪声较大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7 Vol. 52 (3): 502-508 [摘要] ( 201 ) [HTML 1KB] [PDF 11933KB] ( 670 )
岩石物理
509 唐杰, 王浩, 李健, 苏文涵, 关键
岩石形变及渗透率的非线性滞后演化特征
岩石等非均匀材料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弹性行为和显著的滞后行为(应变-应力状态具有离散记忆效应)。主要通过储层岩样的应力-应变循环加载试验和渗透率滞后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岩石的非线性滞后特性。利用Preisach-Mayergoyz理论研究发现,准静态应力-应变状态、滞后特征和其伴随的离散记忆效应是岩石应力-应变关系所固有的性质,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有着较好的匹配效果,能较好地解释实验观测结果。
2017 Vol. 52 (3): 509-515 [摘要] ( 174 ) [HTML 1KB] [PDF 3788KB] ( 760 )
消息
515
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 Vol. 52 (3): 515-515 [摘要] ( 123 ) [HTML 1KB] [PDF 447KB] ( 714 )
572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创新及重大成效”入选2015~2016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
2017 Vol. 52 (3): 572-572 [摘要] ( 135 ) [HTML 1KB] [PDF 509KB] ( 666 )
628
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评审结果
2017 Vol. 52 (3): 628-630 [摘要] ( 160 ) [HTML 1KB] [PDF 489KB] ( 890 )
综合研究
516 谢春临, 黄伟, 关晓巍, 顾海燕, 徐立显
波形分解技术在强反射背景下薄砂层识别中的应用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与上部的青山口组泥岩存在大的波阻抗差,导致扶余油层顶面T2反射同相轴表现为连续、低频的强反射特征。在T2强反射特征影响下,扶余油层上部的FI1油层组砂岩特征不明显,常规振幅属性砂岩预测能力差。应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将常规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分量的数据集合。波形分解后不同分量反映不同级别的地质、地层特征,T2强反射对应第一分量,去除第一分量,可有效突出掩盖在区域强反射背景下的砂岩弱反射特征,可大大提高对F11层砂岩的预测能力。
2017 Vol. 52 (3): 516-520 [摘要] ( 204 ) [HTML 1KB] [PDF 4060KB] ( 1065 )
521 潘杰, 刘忠群, 蒲仁海, 周思宾, 范久霄, 白升
利用三维地震透镜体反射识别C8段河道砂体——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黄土塬区储层预测实例
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质量欠佳和砂、泥岩波阻抗相近,导致无论是在常规还是拓频三维地震剖面上都难以识别延长组河道砂岩储层。目标区C8段透镜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C813底界的波峰同相轴下弯、C812小层对应的波谷加宽或在C81段内部多出一个波峰。与常规三维资料相比,拓频剖面上识别河道砂岩透镜体反射宽度更窄、面积变小,且预测结果与钻井的吻合率并未明显提高,脱离钻井标定更难以确定透镜体反射来自C8段内哪个小层的河道砂体。根据拓频剖面上C8段反射的振幅和波形特征将透镜体反射划分为7类,其中方波有轴、方波谷、圆波谷和圆波谷有轴这四种较发育的透镜体含厚砂层的概率依次减小。延安组煤层产生的多次波是影响C8河道砂岩识别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透镜体反射内并未钻遇砂岩层可能与废弃河道泥质塞或透镜体中心圈定不准等因素有关;部分C8段较厚砂岩未形成透镜体反射可能缘于泥岩中含较多粉砂或钙质从而与砂岩波阻抗十分接近。总之,应用三维地震透镜体反射识别C8河道砂岩储层在目标区水平井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 Vol. 52 (3): 521-531 [摘要] ( 192 ) [HTML 1KB] [PDF 27812KB] ( 946 )
532 邓志文, 赵贤正, 陈雨红, 白旭明, 方海飞, 张政
自适应波形多道匹配追踪断层识别技术
相干体属性技术是识别断层的常见方法,但在应用中也会引起假象且损失有用信息。地震数据可表示成多组局部平面波(连续反射信息)与不连续信息及随机噪声之和,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连续反射信息则有利于刻画不连续地质信息。自适应波形多道匹配追踪断层识别技术以常规相干体及倾角属性技术为基础,首先通过相干扫描方式确定同相轴组数、各组同相轴两个方向的视倾角、到达时及延迟时等初始信息;然后建立目标函数,反演出各组连续同相轴波形,因不需预先设定原子库,故反演出的波形物理意义更明确,可视为多道匹配追踪技术。通过实际资料试验,所得连续反射数据体和压制了连续反射体的残差数据体都有助于识别断层,且残差数据体剔除了多组同相轴干涉引起的假象,更好地描述了同相轴扭曲的不连续的线状地质特征,比常规相干体能识别更多细节(如高角度断面波);在连续数据体上提取的相干体比在原始数据体上的更清晰、断层组合关系更合理且噪声更弱。
2017 Vol. 52 (3): 532-537,547 [摘要] ( 205 ) [HTML 1KB] [PDF 11398KB] ( 769 )
538 朱秋影, 魏国齐, 杨威, 张福东, 冉启贵, 李德江
利用时频分析技术预测依拉克构造有利砂体分布
依拉克构造白垩系舒善河组属多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砂体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有利砂体难以预测。本文采用时频分析法,即首先通过S变换将时间域地震信号转换到频率域,并基于精细时深标定,优选能识别出目标层段分流河道砂体的优势频率体;再依托优势频率(40Hz)数据体,综合应用相干、瞬时振幅等多属性分析技术,预测有利相带的分布;在该有利相带约束下,利用三维砂体雕刻技术识别出(6个)有利砂体,清晰刻画了砂体的规模和展布特征。根据预测结果,选择在2号砂体上布设探井,实钻后获得高产油气流,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很好吻合。
2017 Vol. 52 (3): 538-547 [摘要] ( 210 ) [HTML 1KB] [PDF 11144KB] ( 1082 )
548 李操, 周莉莉, 姜岩, 王彦辉, 李雪松, 吕双兵
大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技术及效果
结合密井网开发区井断点数据准确、齐全,高密度地震资料品质高、断层反射特征清晰两方面的优势,综合测井、地震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阐述了井震结合断层解释技术。该技术包括断层三维识别技术、井震结合断层空间定位、断层假象密井网验证、区分小断层与岩性变化的地震响应特征、井震解释垂向断距对比等内容。通过在长垣油田多个区块的应用,落实了大断层的空间位置,对大断层下盘的断层假象的认识更清楚,小断层解释更准确,整体上提高了各类断层的解释精度。在井震结合断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部署平行于断面的大斜度井挖掘断层附近的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7 Vol. 52 (3): 548-552 [摘要] ( 179 ) [HTML 1KB] [PDF 5264KB] ( 903 )
553 殷文, 李援, 郭加树, 张琳, 朱剑兵, 李长红
基于改进蚁群追踪策略的地震层位自动识别方法
目前层位拾取和标定更多地是依靠人工或机器辅助的方式进行,如同相轴追踪、基于神经网络和图像边缘提取技术的层位拾取,业界的地震层位追踪方法偏重于三维层位追踪和剖面自动追踪算法。存在效率低、需要人为指定种子点、训练追踪时间长等缺陷,且每次只能完成一个层位(面)追踪,无法对层间关系进行解释。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追踪策略的地震层位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加权中值滤波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增强同相轴连续性的基础上,减少了传统种子点生长算法中的人为参与;基于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综合考虑地震振幅、瞬时相位、层位倾角、信息素浓度等多种信息,纳入蚁群层位追踪的评价函数,采用改进的蚁群搜索算法实现地震层位自动追踪。通过对追踪区域进行划分,实现区域内小层加密,提供多种合理的层位加密策略,完成地震层位追踪后期处理。实际资料应用结果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层序地层分析、沉积体系域解释、精细储层描述提供了技术思路。
2017 Vol. 52 (3): 553-561 [摘要] ( 164 ) [HTML 1KB] [PDF 7385KB] ( 869 )
562 徐天吉, 程冰洁,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①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②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③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④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2017 Vol. 52 (3): 562-572 [摘要] ( 166 ) [HTML 1KB] [PDF 14553KB] ( 681 )
573 范廷恩, 胡光义, 马良涛, 王宗俊, 范洪军, 梁旭
利用不确定性高精度反演数据表征曲流河储层构型
由于曲流河储层构型横向岩性变化快、储层空间变化复杂、单砂体厚度小,而海上油田井距大、井网稀疏,因此采用陆上密井网条件下的多井预测方法很难准确表征曲流河储层构型;地震解释方法受常规地震资料及常规反演资料纵向分辨率的限制,只能识别厚度为10~20m的大套厚层砂体,无法识别薄互层小砂体,也不能满足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的精度要求。为此,在曲流河砂体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不确定性高精度反演数据为基础,结合测井数据分析,采用“垂向分期、横向定边、三维定型”的方法对渤海W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Ⅱ油组3小层(N2mLⅡ-3)的R23砂层组的曲流河砂体构型进行层次分析。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反演地震数据特征将R23砂层组在垂向上划分为R23-1和R23-2两个沉积单元,在R23-1和R23-2两期复合河道中识别出6条近SN向展布的单一河道,且在单一河道内识别出多个规模不等的复合点坝,在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下精细识别了不同级次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有效提高了复合河道、单河道及点坝体的识别精度。
2017 Vol. 52 (3): 573-582,598 [摘要] ( 176 ) [HTML 1KB] [PDF 12002KB] ( 762 )
583 刘国萍, 游瑜春, 冯琼, 王丹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精细雕刻技术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纵向上多期次叠加,内幕结构十分复杂,精细雕刻难度大。在实际开发生产中研究生物礁内幕结构可为井位调整优化和井轨迹设计钻遇优质储层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单井相识别生物礁发育层段、地震模型正演建立地震响应模式、古地貌分析、地震属性优选、储层多参数定量预测进行礁平面展布研究,并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礁体内幕精细雕刻,形成了一套针对生物礁储层内幕结构的精细雕刻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进行开发井位部署及井位优化调整,大大提高了优质储层的钻遇率,后期钻井预测厚度的符合率达88.6%。
2017 Vol. 52 (3): 583-590 [摘要] ( 173 ) [HTML 1KB] [PDF 14470KB] ( 726 )
591 牛聪, 张益明, 王迪, 张玉华, 孙林洁, 崔维
LA地区盒8段优质储层的特征与分布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LA地区二叠系盒8段为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孔渗低、纵向层系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如何刻画低孔渗背景下优质储层的分布是制约区块勘探的瓶颈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岩性、岩相、测井、测试等资料建立了本区储层分类的标准;其次分析总结了该区优质储层的岩相、地震相和岩石物理特征,明确了识别优质储层的地球物理参数;最后结合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和随机反演的优点,采用序贯高斯配置协模拟技术来研究储层的孔隙度,实现了孔隙度的定量预测,指出了有利勘探靶区。
2017 Vol. 52 (3): 591-598 [摘要] ( 176 ) [HTML 1KB] [PDF 5590KB] ( 871 )
地震地质
599 滕长宇, 郝芳, 邹华耀, 徐长贵
辽东湾坳陷JX1-1构造发育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
JX1-1构造发育于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西支,具有复杂的构造样式和发育演化过程,对油气的聚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详细表征其构造样式和各断层的展布特征,探讨其发育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JX1-1构造发育于沉积盖层中,向下并未贯穿到深部基底。该构造的发育特征与对称型松弛弯曲处走滑双重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JX1-1构造的发育起始于一系列雁行排列的T破裂、少量右阶排列的P破裂以及南北两端Y破裂的形成;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各破裂的末端发生侧向扩展,中部的T破裂与两条P破裂连接形成张性走滑弯曲;随后,走滑弯曲部位两侧的T破裂陆续通过与P破裂连接或自身的末端扩展产生一系列叠置的断片,从而形成了现今JX1-1的构造样式。JX1-1大油田的形成除与该区具有充足的油气供应外,还得益于该构造部位的很大一部分走滑位移转变为垂向位移,形成了有效的断层圈闭,为油气的大量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2017 Vol. 52 (3): 599-611 [摘要] ( 240 ) [HTML 1KB] [PDF 13733KB] ( 762 )
非地震
612 岳明鑫, 吴小平
浅海可控源电磁法数据一维时频联合反演
一维海洋电磁正演数值模拟表明,在浅海区使用水平电偶极源时,无论频率域数据还是时间域数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能够在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借鉴陆地时频电磁法(TFEM)的思路,同时接收频率域和时间域信号,结合两类数据的特点,利用正则化反演思想,实现了MCSEM数据的一维时频联合反演。理论模型的反演测试表明,对于300m水深环境下的深层模型,频率域数据足以反演出储层的位置和电阻率,增加时间域数据无助于提高对异常体的识别能力;而对于水深为100m环境下的深层模型,联合反演的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数据的反演结果。
2017 Vol. 52 (3): 612-617 [摘要] ( 191 ) [HTML 1KB] [PDF 2704KB] ( 657 )
综述
618 孙甲庆, 胡书华, 王小卫, 刘伟明, 王靖, 凌越
面向随钻约束处理的地震资料准备与质量监控
随钻约束处理作为将地面地震资料应用于开发地震的有效方法,对地震数据准备的时效性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随钻约束处理需求和油田存档地震资料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面向随钻约束处理的地震数据存储、准备策略和质量监控新方法。地震资料准备策略涵盖当前深度偏移的三种基准面,即深度域共中心点(common mid-point,CMP)基准面、地表圆滑面和统一基准面;数据存档策略同时考虑数据准备时效性、数据存储经济性和数据通用性,存档资料可直接用于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深度偏移,也可通过抽取炮集用于逆时偏移成像。提出针对CMP道集的道头字绘图、换算与对比,以及针对道集和速度质量的验证叠加和验证偏移质量监控方法,全面保证用于随钻约束处理的道集和速度质量。中国西部某油田随钻约束处理作业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在保证随钻约束处理时效性需求的前提下,同时保障了对道集和速度质量的需求,最终钻井效果改善明显。
2017 Vol. 52 (3): 618-627 [摘要] ( 199 ) [HTML 1KB] [PDF 11775KB] ( 619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