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年 32卷 4期
刊出日期:1997-08-15

目录
论文
经验交流
人物介绍
典型剖面解释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1997 Vol. 32 (4): 0-0 [摘要] ( 172 ) [HTML 1KB] [PDF 777KB] ( 455 )
论文
463 沈财余, 冷传波, 杨长春
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在CD地区的应用
本文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在CD地区开展了地震资料叠前深度们移研究,并根据该区古生界潜山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提出了一套处理流程: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预处理,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初始的地质模型然后,利用CMP道集相干反演速度分析方法建立整体的速度一深度模型接着,利用编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剩余速度分析,提高速度一深度模型的精皮最后,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移理论进行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文中给出了二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实例,其应用效果良好。
1997 Vol. 32 (4): 463-471 [摘要] ( 261 ) [HTML 1KB] [PDF 1128KB] ( 640 )
472 国九英, 杨慧珠
一种频率空间域双向预测提高信噪比及分辨率的新方法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一般认为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同时又不过分地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的方法。此法的基本思路:首先利用f-x域中的地震记录在X及f方向都具有可预测性的特点,选择f方向上信噪比相对较高的中频段,通过预测外推求得信噪比相对较低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在每外推一步时均需作一次X方向的预测会噪然后将双向预测结果的报幅谱校正到某个期望子波的振幅谱该子波可选择主频较高、频带较宽的子波。这样就可在去噪的同时兼顾了分辨率,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又考虑到了信噪比。通过理论及实际资料的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997 Vol. 32 (4): 472-477 [摘要] ( 271 ) [HTML 1KB] [PDF 819KB] ( 784 )
478 林小竹, 钱绍新
自适应滤波法波阻抗估计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滤波法波阻抗估计的基本原理。在小反射系数的假设条件下,推证了对数波阻抗与地震道之间近似为线性映射关系,并指出这种映射可应用信号分析理论中的自适应滤波方法来实现。合成记录与实际资料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反演方法的声阻抗或层速度剖面,井旁地震道已能接近测井曲线的分辨率。因此,该方法可作为测井约束反演的补充手段。
1997 Vol. 32 (4): 478-485 [摘要] ( 254 ) [HTML 1KB] [PDF 596KB] ( 448 )
486 尹成, 周熙襄, 钟本善, 林依华
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剩余静校正中的应用
本文综合利用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特点,给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即根据模拟退火的概率分布函数提供群体的初值,然后使用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和杂交算子进行搜索,在此基础上,再降低温度提供新的初值,进行反复迭代,从而搜索到全局最优解。通过估计剩余静校正的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只需要较小的群体规模,与常规的遗传算法相比,没有其它更多的控制参数,且全局收效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7 Vol. 32 (4): 486-491 [摘要] ( 334 ) [HTML 1KB] [PDF 537KB] ( 731 )
492 严又生, 魏新
关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基于射线理论的井间地震速度层析成像技术已在石油开发和浅层工程勘探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目前常用的直达透射液旅行时速度分析成像的应用情况,提出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直达透射液旅行时的确定、大倾角地层层析的不确定性、射线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并进行讨论。文中展示了这些问题的现象,并设计了井间模型进行正演计算,从理论上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其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法和对策,旨在提高层析成像的效果。
1997 Vol. 32 (4): 492-502 [摘要] ( 272 ) [HTML 1KB] [PDF 937KB] ( 573 )
503 魏建新, 赵群, 孟平, 周正仁
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本文利用剪切振动的超声换能器作发射声源和接收器,在实验室内观测横波在已知弹性结构的人工复合材料和裂隙细砂岩样品中的传播特征。由实验证实:(1)横波浩复合材料层面或岩样裂隙方向传播时,存在两种速度的横波:其中快横波的偏振方向平行样品的弹性结构方向(层面或走向裂隙),而慢横渡的偏振方向垂直结构方向。(2)当入射横渡(发射器或接收器)偏振方向与样品弹性结构方向平行或垂直时,只能观测到一种横渡(快或慢横波),而在其它方位可同时观测到快、慢横波。快、慢横波的相位与发、收换能器的偏振性能有关,振幅可用方位角或偏振角的三角函数未表示。(3)比较两种样品的弹性结构特征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各向异性,但快、慢横波的衰减特性不同。这表明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结构方向控制着速度各向异性,而结构特征影响横波的衰减各向异性。
1997 Vol. 32 (4): 503-511 [摘要] ( 293 ) [HTML 1KB] [PDF 790KB] ( 689 )
512 宋维琪, 周红
频率域电磁场偏移成像
电磁场编移是研究观测电磁场的上行波场,是以反向扩散传播方式使各个场源逐渐归位的。若向下传播的偏移场的相位与原来上行波场的相位在介质的分界面上相同,则通过电磁场偏移成像能够恢复地球内部反射场的相位。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建立在激发源为平面电磁波基础之上的,当然此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一般地面激发的可控源问题。文中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编移成像,不仅可以确定地下电阻率异常的位置,而且还能反映电阻率异常的相对大小。理论试算的结果表明,效果十分明显。
1997 Vol. 32 (4): 512-519 [摘要] ( 264 ) [HTML 1KB] [PDF 565KB] ( 537 )
520 张天伦, 张伯林, 聂荔
用地—井工作方式的三极梯度法寻找小块油气藏
本文通过水槽模型模拟实验,提出了基于直流电阻率测试原理的地-井工作方式的三极(A极、M极和N极)梯度装置的测量方法。所谓地-井工作方式的三极梯度法,就是把一个供电电极A置于探井附近的地面上,而将另一供电电极B布置在"无穷远"处(约为井深的5~10倍),两个测量电机M、N保持固定距离在探井中逐点移动,测量出视电阻率值。该方法可根据油气藏的高阻特性,采用梯度异常分析,探测油气藏方位及边界。实验结果证明: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来自井何及地层中的各种干扰,而且较井-地工作方式的三极梯度法更有利于突出小块油气异常,可用于寻找分布面积仅为零点几到几个平方千米的小型高阻油气藏。在开发阶段可用来确定采空区附近的残余油及其赋存方位。
1997 Vol. 32 (4): 520-531,574 [摘要] ( 258 ) [HTML 1KB] [PDF 751KB] ( 586 )
532 徐建华, 刘迪仁
层状各向异性地层中的点电流源
本文从电流连续性方程出发,利用欧姆定律导出了各向异性地层中的电位方程,并给出了解的基本形式。文中还导出了点电流源位于各向异性地层的地表或地层中两种情况下的一次电位,利用递推法得到了半无限N层各向异性地层地表上点电流源所产生的电位通解,推出了电流源位于N层各向异性地层中任意位置时的电位表达式。根据文中给出的理论结果,只需取纵、横两方向电导率相等,即可得到相应模型各向同性地层中电流源的电位解。
1997 Vol. 32 (4): 532-537 [摘要] ( 268 ) [HTML 1KB] [PDF 394KB] ( 607 )
538 张振生, 刘社平, 王绍玉
塔里木盆地海相地层层序地层学与非构造圈闭研究
根据钻井、露头和地震资料分析,按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划分为9个层序27个体系域。从层序、体系域的观点出发,层序内的低水位期和高水位期体系域发育有各类砂岩体,形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而海进期体系域发育有生油源岩,同时又可成为良好的盖层。因此,一个完整的层序便构成一套生、储、盖组合,形成非构造圈闭。根据各层序、体系域的配置关系,推测塔里木盆地古生界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有:①寒武系一下奥陶统陆棚斜坡②中、上奥陶统顶部剥蚀带③西南拗陷二叠系顶部剥蚀带④中奥陶统低水位期盆底扇体⑤上奥陶统低水位期盆底扇体⑥志留系低水位期贫底扇体⑦中奥陶统塔中三角洲⑧中奥陶统英买力南三角洲⑨石炭系塔中三角洲⑩石炭系塔北三角洲。
1997 Vol. 32 (4): 538-555 [摘要] ( 313 ) [HTML 1KB] [PDF 1678KB] ( 576 )
经验交流
556 刘天佑, 师学明, 侯连喜, 袁洪克
综合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评价塔北雅克拉地区圈闭的含油气性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模糊聚类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塔北雅克拉地区圈闭的含油气性,预测所用多数有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能谱、地震、高精度重磁、频谱激电等。为了把灰色关联度方法用于面积性资料处理,将灰色曲线关联度推广为灰色曲面关联度。在分析对比上述三种预测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及效果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参数可以减少预测结果的多解性。本文中综合预测的地质效果明显,其中大涝坝远景区已见工业油气流,托库远景区有待验证。
1997 Vol. 32 (4): 556-564 [摘要] ( 263 ) [HTML 1KB] [PDF 757KB] ( 620 )
565 云美厚
利用双参数预测储层的孔隙率
本文介绍了双参数预测储层孔除率的新方法,旨在同时利用纵、横波速度或时差和密度观参数来预测储层的孔隙率。据D。Eberhart-Phillips的岩石物理实验测定结果[3]和JLK地区6口测井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纵、横波速度联合求取的孔隙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86%利用时差和密度联合求取的孔隙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0%。另外,该方法在获得预测孔隙率值的同时,还可得到较可靠的泥质含量值,这对于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 Vol. 32 (4): 565-569 [摘要] ( 246 ) [HTML 1KB] [PDF 334KB] ( 511 )
570 张志让, 钟德盈
二维分层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
分层深度偏移技术是依据任一目标层段内同相轴的双程旅行时T0(x)和叠加速度VCDP(x)等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钻井资料,采用正、反演相结合和反复迭代的方法建立反射界面地质模型,然后用此地质模型进行控制,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在界面处对时间剖面作深度偏移处理来实现的。采用该项技术进行目标处理省时省力。其最大的优势是可适用于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区域,解决高陡构造成价问题,成像倾角可超过90°。实际应用表明,此法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构造的准确位置及形态。
1997 Vol. 32 (4): 570-574 [摘要] ( 240 ) [HTML 1KB] [PDF 490KB] ( 575 )
575
优势频率约束下的递推f-x去噪和谱均衡方法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信噪比的关键是消除高频噪声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在优势频率约束下的速推f-x去噪和谱均衡处理方法。该去噪方法是以优势频率成分(即具有最高信噪比的频率成分)的预测因子为约束条件,在给足的频段内分别沿频率减小和增大的方向进行速推求解,准确地求取其它较低信噪比频率成分的预测因子,使低信噪比频率成分的去噪结果更为理想。优势频率约束下的谱均衡方法是以优势频率的振幅值为基础,对窗口内的地震数据进行谱均衡处理,保持了地震数据的相对振幅关系不变,同时提高了地震子波的视主频。
1997 Vol. 32 (4): 575-581 [摘要] ( 442 ) [HTML 1KB] [PDF 552KB] ( 619 )
582 陆文凯, 李衍达
利用SVD分解法对任意道距道内插
传统的道内括技术是采用扫描同相轴的倾角,再沿着若干倾角方向加权求和来实现的。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SVD分解法插值,即失利用图集处理技术检测地震图象上的同相轴的走向,然后沿该方向进行SVD分解,再对分解后的特征向量矩阵按要求进行插值重建,从而得到内插结果的地震剖面。从理论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来看,本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内括效果好等特点,且可对任意道距剖面进行内插。
1997 Vol. 32 (4): 582-588 [摘要] ( 288 ) [HTML 1KB] [PDF 886KB] ( 550 )
589 阮百尧
大地电磁测深中用一维反演结果近似二维地电断面的效果
一维反演方法仍然是现今大地电磁测探资料解释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利用一维庆演方法所得的等值线图很准确定二维地电断面的形态和大小,若配合截断电阻率,就能基本确定地电断面的形态和大小。文中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四种二维地电断面上的大地电磁TE极化和TM极化时的机电阻率测深曲线,反演分别采用Bostick法和最小二乘迭代法。
1997 Vol. 32 (4): 589-595 [摘要] ( 329 ) [HTML 1KB] [PDF 462KB] ( 572 )
典型剖面解释
605
南堡凹陷特殊异常体的解释
BPW构造位于黄弊拗陷以北的南堡凹陷西部。由于多期强烈的火山活动,使得南堡凹陷的沙一段、东营组及馆陶组的地层中,普遍发育着火成岩,其火成岩的特点是速度高(4500~6000m⁄s)、能量强、层数多、厚度大。从相邻的E3P构造杰己钻的20多口井来看,口口井都钻遇火成岩,平均岸度为80~150m左右。
1997 Vol. 32 (4): 605-605 [摘要] ( 164 ) [HTML 1KB] [PDF 113KB] ( 236 )
人物介绍
606
地球物理学家胡文宝
胡文宝先生生于1954年,湖北枝江人。1973年9月入江汉石油地质学校测井专业学习,1975年2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997 Vol. 32 (4): 606-606 [摘要] ( 157 ) [HTML 1KB] [PDF 161KB] ( 251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